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專家發現日本人祖先,與秦朝無關,竟是韓國人後裔?

專家發現日本人祖先,與秦朝無關,竟是韓國人後裔?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DNA分析,證實了此前由考古專家所提出的現代日本人是由日本原住民和朝鮮半島人數次混血而來的考古證明。而此次DNA研究的結果,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將其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面。這個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此前所流傳的日本人都是我國秦朝徐福東渡的後人的傳言。但是考慮到東亞文化圈的類似於戰爭、文化交流、移民等之類的事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上了,所以現代日本人很有可能是多方混血的產物。

在談到現代日本人的來源時,很多人都會想到在我國秦朝時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求丹之事。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據國內外一些史學家的研究和考證,他們認為正是徐福東渡促成了一代「彌生文化」的誕生。彌生時代的日本還沒有文字,也沒有農耕。同一時期,日本產生了文字、青銅器以及水稻種植,這些都與日本本土的「繩紋文化」沒有任何的關係。所以日本學界、考古界公認:彌生文化源於中國北方沿海文化。

在日本進入「彌生時代」之後,日本無論是生產方式還是文化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此次研究發現,現代日本人卻很有可能是「彌生時代」的古代日本人和朝鮮半島移民混血產生的。東京大學的學者採取了來自日本本州、四國以及九州等地區的345人的Y染色體(所有的樣本是在1990年以前取得)在與現代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的樣本經過對比後發現,只有一組染色體來自「繩紋時代」,也就是說剩下的染色體均有混血的跡象發生。

根據考證日本與朝鮮半島的交流也在很久以前就發生了,在「繩紋時代」隨著氣溫和海平面不斷下降,這對以狩獵採集為主要謀生手段的「繩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而從我國渤海灣北部和朝鮮半島向日本遷移過去的人民帶去了水稻種植技術、青銅器冶煉技術和相應的文化,這就促使日本文化得以繼續發展。

而在豐臣秀吉平定了戰亂已百年的日本並結束日本「戰國」時代後,豐臣秀吉則將日本的主要矛盾轉移到了明朝,首當其衝的就是作為大明藩屬國的朝鮮王國。由於朝鮮拒絕「假道」,日本便在1592年挑起了大規模侵朝戰爭,史稱壬辰倭亂。明神宗派遣大軍援助朝鮮後,基本上平復了日本的侵略。隨后豐臣秀吉發動第二次侵略戰爭,不過隨著豐臣秀吉的暴斃而不得不撤軍。在雙方的戰爭期間,有不少的文化和技術被傳到日本,對現代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不過,朝鮮半島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商代帝王商王帝辛(受德)(商紂王)的叔父箕子(箕子帶五千人去朝鮮半島),史稱「箕子王朝」或「殷(本讀依燕穎)氏箕子王朝」。也可以說朝鮮也來自於中國,所以兜兜轉轉無論是朝鮮半島還是日本都是我國的後裔。

作者:山河故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要塞陣地 的精彩文章:

危難時刻,波音向中國求助,推銷價值400億的大客機
俄敘聯軍打出底牌,重炮轟擊叛軍,陣地屍橫遍野

TAG:要塞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