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類在火星如何生活?西媒:2020年,我們將先學會這五件事

人類在火星如何生活?西媒:2020年,我們將先學會這五件事

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道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6月16日報道稱,在2030年登上火星表面是人類面臨的一項挑戰。在那之前,仍有許多技術、科學和安全問題必須要解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於2020年7月發射的「火星2020」探測器將完成搜尋古老生命的遺迹、從火星表面採集樣本並將它們貯存起來以便未來帶回地球的任務。

科學家們希望藉此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

1、如何著陸?

報道指出,每一次探測器在火星著陸都是在提供學習機會。「火星2020」將就新型隔熱罩和降落傘在稀薄的火星大氣層中如何表現給出答案。此外,探測器底架上的感測器還將分析探測器的外部在進入火星的過程中是如何升溫的,這將幫助工程師按照承受宇航員的設備和住所等重物的需要改進未來的設計。

「火星2020」擁有一套導航系統,如果它發現探測器正駛向有潛在危險的地區,探測器就會改變航向駛往另一個安全著陸區。

2、呼吸什麼?

「火星2020」上的名為「MOXIE」的立方體形設備將探索把在火星大氣中約佔96%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可能性。儘管該設備目前仍只能在很小的限度內完成任務,但其技術有望向著更大、更高效的制氧機發展。

3、喝什麼?

「火星2020」的探地雷達將成為首個在火星地下運行的雷達。科學家們將能夠通過它提供的高解析度圖像觀察古老的湖床等掩埋在地下的地質形態。

此外,這項技術還將用於幫助未來的宇航員找到地下冰,這將為火星太空站帶來飲用水。

4、穿什麼?

報道稱,灰塵和輻射是火星每日天氣預報的一部分。這裡到處塵土飛揚,太陽的有害輻射照射著火星表面。地球和火星約每兩年能有一次與太陽排成一線,此時最便於星際旅行,這意味著首批登上火星的宇航員可能將長時間暴露在輻射下。

出於保護宇航員的目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將向火星發送五個航天服材料的樣品,其中包括一個未來的宇航員頭盔和四種被放置在「火星2020」相關儀器校準鏡頭上的面料。攝影機將拍攝這些材料在紫外線輻射下如何降解。

5、住在哪?

報道還稱,「火星2020」將收集相關信息,以便為未來的宇航員設計更好的住所。該探測器擁有用於研究火星各季節灰塵和輻射狀況的氣象儀器。(編譯/蘇佳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黃金或要「起飛」,中美俄都是「催化劑」?
美「激勵」中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