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雨驟柳絲拂:國畫中的夏日垂柳

雨驟柳絲拂:國畫中的夏日垂柳

柳樹在中國國畫中是重要的創作要素,因柳和「留」同音,故送客多「折柳贈別」,李白春夜在洛城聽聞笛聲,便賦詩感嘆曰:「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此外,折柳還有祝福之意。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故藉此祝願客人隨遇而安。清代褚人獲的《堅瓠廣集》明確說,「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折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願耳」。

看看那些國畫大師筆下的柳樹

讓這個春天

婀娜多姿

《荷香消夏圖》

宋 馬麟 卷 絹本淺設色

此圖卷描繪一平湖柳堤、荷香清夏的景物。在廣闊的湖面上,微波輕盪,碧葉蓮蓮。畫中筆法細秀,描物具體,尤其柳樹變化多姿,樹葉絲絲勾出,又如煙動,其用墨以淡為宗,又濃淡相間,著色亦淡雅,更加烘托出了其境界的祥和安靜。

《柳塘牧馬圖》

此圖原載《歷代名筆集勝冊》第一冊(見《虛齋名畫錄》)。簽題陳居中作。耿昭忠題云:陳居中柳塘牧馬圖,雖纖細如繩,悉具乘風破浪之勢。昔評云:「布景設色,不亞黃宗道。今觀其氣韻生動,精神物態,全形縑素間,即謂超佚前人,豈為過當。」

《柳塘鴛戲圖》

宋 佚名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上無題款

畫煙波浩蕩的湖面,柳枝飄揚,水草豐美,兩隻鴛鴦相對戲水。畫面意境空曠而優美,然對於鴛鴦的細部刻畫,還是沒有完全擺脫南宋院畫的工整細麗。

《柳鴉圖》

宋 趙佶 上海博物館藏

趙佶,即宋徽宗, 宋神宗趙頊之子,哲宗趙熙之弟,初封為端王,元符三年即位。詩書畫卻有精湛的造詣,尤以花鳥畫見長,以工細彩墨為主, 有時並能寓巧於拙。此幅《柳鴉圖》中的柳樹和鴉採用沒骨法, 設色淺淡, 構圖洗鍊, 粗壯的柳根、細嫩的枝條、姿貌豐腴的棲鴉畫得都很工整精細。棲鴉雙雙憩息嬉戲, 形態自然安詳, 用生漆點睛, 更顯得神采非凡。

《山徑春行圖》

宋 馬遠 卷 絹本設色

縱27.4厘米 橫43.1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徑春行圖》描繪了一個怡然自得的文人,一手捋著鬍鬚,一手拂動衣袖,慢步行進在春天的山徑上,面向遠方,似乎在觸景生情吟詠讚美春天的詩句。隨風飄動的柳枝,雀躍嬉戲的小鳥,生機勃發的山徑兩旁的桃花,既是在描寫春天的自然景色,也是在借景抒發文人此時此刻內心充滿詩意的喜悅之情。鳥語花香春意盎然而又顯得閑適恬靜的畫面氣氛,是文人內在修養和心理活動的生動寫照,是對春天來臨所喚起的生命之美的讚歎。

《風雨歸牧圖》

南宋 李迪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圖署有「甲午歲李迪筆」六字款,「甲午」為孝宗淳熙元年(公元一一七四年),應是傳世李迪具款作品中最早的一件。畫上鈐有明初「典禮紀察司印」半印、明朱棡及清內府鑒藏印,《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李迪,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據《畫繼補遺》記載,他為孝、光、寧三朝畫院祗候,工畫花鳥竹石,亦畫雜畫。此圖繪兩牧童沿柳岸歸牧,風雨大作,柳枝、叢蘆在風雨中搖蕩。牧童策牛逆風徐行,一人披蓑俯身緊拉住斗笠,另一牧童的斗笠被風吹落。

《西湖柳艇圖》

宋 夏圭 絹本,台北故宮藏

畫面柳堤迴環,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柳枝筆法勁健, 密而不亂,節奏感甚強,頗得真實之美。岸邊遊船停泊,水上小舟來往,近處柳梢上露出酒旗,都表現了湖上春光的佳勝。

《柳蔭雙駿圖》

明 胡聰 絹本,設色,

縱101.2cm,橫50.5cm。北京故宮藏。

該圖畫古柳和御馬,雙駿皆屬蒙古馬種。繪畫手法柔秀細膩,略有唐人筆致。柳、梅取南宋院體筆法,粗簡有力,背景以淡色渲染成片,烘托出白馬的體態,景與馬融為一體,形象生動,神態逼肖;二柳樹旁還斜探出一枝桃花,使湖石花竹相互掩映,一派湖光春色。整幅畫面刻畫細膩,用筆工整,功力深厚。

看過這些大師筆下的柳樹

才感慨天清地明,江南之春

如同國畫一般溫潤

見素抱墨,從此刻提筆探尋

那一草一木便從你筆下生長

下載《快手》,關注【趙春秋149】和趙春秋老師一起玩著畫……

—END—

所屬文章源自網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

(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邀您共閱《冰雪藝術》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雪藝術研究 的精彩文章:

書畫之美,來源於對生活的感悟!
中國畫技法圖文詳解:從花、干、枝一步步教你,怎樣畫好梅花

TAG:冰雪藝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