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劉同: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劉同:熬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策劃:十點讀書

如果你問現在的90後,認不認識劉同,大概很少人會搖頭。

或是《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里那個作家?

亦或是《職來職往》里那個犀利睿智導師?

通過書和一檔全國知名的電視求職節目,「劉同」這個名字和「青春正能量」划上了等號。

在很長的時間裡,他於一大批年輕人幾乎是「精神標杆」般的存在。

誰的青春不迷茫

出生在醫藥世家,卻違背父母意願,填報了中文專業。

「我選擇中文系完全是因為我沒有任何別的優點。哈哈」

然後補充道:

「我高中的時候作文寫得還不錯。就好像是唯一的,一點點小火苗吧。」

個性上喜歡創造,熱情,愛和人打交道……打從一開始,他就覺得「傳媒」這條路才是最為適合自己的。

所以,他不惜和父母爭執,做一個叛逆的自己。

臨近畢業時,他嘗試著將寫了多年的書稿出書,並且,去了電視台實習。

但生活總是擅長製造各種讓人始料不及的挑戰:

當他帶著書稿,從長沙坐火車去武漢,想和出版社編輯聊聊時,對方只回復他三個字:「放那吧。」

他說:「那種感覺就像是你為一個夢想堅持了很久,但是最終,卻並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有很強的挫敗感」;

初入職場,是個0存在感的小白,充滿了害怕被忽視的焦慮,勤勤懇懇地替領導熱了一年多的盒飯;

也遭遇過職場困惑、職場矛盾……也有過失落和不安……

但即便種種,這個倔強的少年,打一開始選擇了這條路,便一路固守著他的選擇。

或許連他自己也不曾想到,不管遇到多少迷茫和艱難,他都不曾逃避和放棄,在自己選擇的路上持之以恆,打怪升級。這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所以,對於青春的困境,他後來在自己的書《誰的青春不迷茫》中寫道: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

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

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

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的貴人。

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真實往往才是最動人的。文字里的那種真實和赤誠,瞬間引發了無數年輕人的共鳴。

他開始成了很多年輕人心中的,同哥。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因為,他文字里所坦誠的,除了熱血,還有關於他從實習生到成名的那些年裡,所遭受的困惑、挫敗、迷茫、忍耐和孤獨……

這,不就是無數年輕人的縮影。

在他的文章《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里,有這樣一段描述:

他參加職來職往的錄製,把要說的話都寫了很多在紙上,因為內心緊張,害怕說不好;

第一次簽售會,他給幾十個朋友打了電話,東扯西扯聊很久,就是想讓他們第二天來現場湊個數,他怕沒人來;

公司讓他代表員工做會議發言,開場前他來回背了40多次,發完言因為太緊張,腸痙攣躺在車裡3個小時痛的死去活來;

《誰的青春不迷茫》出版時,編輯說你覺得銷量會不會好?他害怕會賣不好,主動建議可以少印一點。沒想到,3年後,這個系列的書賣了超過500萬冊……

有倔強的一面,也有少年的敏感:

「我覺得自己不行,怕丟臉,怕做不好,怕被人嘲笑,怕沒有人關注。」

每個人生來,身上本就是矛盾的結合體,當然他也是。

但能怎麼辦,既然選擇了,就只能風雨兼程。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和那個「好強」的自我作鬥爭,隨著自己的變強,才終於慢慢達成和解。

一如他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里所說:

「你的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緊。

你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你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

你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你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

要讓人覺得毫不費力,只能背後極其努力。

我們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沒有什麼成功是輕而易舉」,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在一遍遍驗證這個很土卻很深刻的道理。

而當你一個人熬過所有,終於有資本雲淡風輕時,會忍不住感嘆: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

想來,從滯銷到暢銷、在排行榜單名列前茅之前,他已默默寫了16年。

從25歲來北京,在光線傳媒工作,中間換過超過13個崗位,一路從實習生做到CEO、製片人,他堅持了13年。

他說:

「我比較用心,比較願意去嘗試去做很多事情。」

如今,他更為人所知的,是「青年作家劉同」這個標籤了。

一個涉獵很廣,格局眼界都很大的有為青年。一個面對鏡頭,淡定從容,自信地侃侃而談的青年偶像。

誰又能想到,十幾年前,他也是領著微薄薪水的北漂,同無數年輕人一樣,嘗盡了奮鬥的心酸和苦累。

聊起他現在的狀態,他說:

「很忙,但是不累。」

有明確的目標,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斷地在傳媒領域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從書到影視,一步步製作更多的作品。比如,他說《我在未來等你》的電視劇,不久後就會播出了,他很期待效果。

也會依靠健身去解壓,每天在游泳的時候思考問題。當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篤定、清晰。

最近,他出了新書《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第一次回觀自己的工作經歷,把自己頭十年的職業生涯感悟做了總結。

其中,他就有提出一個「3232」法則。他說,所謂「3232」,指的是花在一份職業上的時間,三年,兩年,三年,又兩年。但這不是指一個人參加工作需要滿十年,而是指你對於職場的思考時間:

第一階段的三年(人生規劃期),思考自己究竟能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第二階段的兩年(適應調整期),是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之後,靠實踐去證明自己是否能勝任。

第三階段的三年(職場煉獄期)是全身心投入一個職業的時間。

第四個階段的兩年(自我突破期),就是總結與重生階段,利用過去八年的職場累積,開始為下一個十年的自己做職場螺旋上升的規劃。

他說,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四個階段,沒有人能夠輕鬆跳級。

當我們談及這本書的創作初衷,劉同自己說:

「想告訴他們,我相信有很多很多路可以走,而不是很多東西是死路。只是想讓大家覺得,原來還能這樣吶。」

大概就是這樣吧,當一個人從追光,到自己真正能發光發熱時,他就會格外渴望自己的光芒能夠照亮更多的人。

我曾經在錯誤的路途上跌得頭破血流,所以,當我走出那座迷宮,我想成為你的光束,哪怕只是一點點微光。

劉同在《我在未來等你》中說:

「人生總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結果不是你想像的那樣,那麼老天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

就像他在訪談中說的:

「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只要你很努力的話,永遠都會見到的(結果)。」

越是絕望,越容易看到希望,那不是假象,是要活下去的理由。

只要你咬緊牙關,默默修鍊自己。當有一天你穿過那些黑暗,你會發現,生活壞到一定程度是真的開始就變好了;

而經歷過狼狽,不堪,落魄,但始終不願意妥協,服輸的你,總有一天,開始綻放自己的光。

一種,睿智、溫暖、明亮卻不扎人的光。

十點讀書X劉同

Q1:當有人問是不是認真領悟這本書的內容就能成為一個在職場中遊刃有餘的職場人,您怎麼回應?

答:我覺得看這類書更大的意義:不是得到一個直接正確的答案。而是啊,通過書的內容,然後有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供更多的(解決)方式。

只是想讓大家覺得,原來還能這樣吶。

Q2:有沒有遇到過什麼棘手的問題,是現在的您處理起來依然會覺得有點為難,甚至吃力的事情?

答:所有的棘手和實力都是針對於自己的,所以跟外界沒有什麼關係。

總結一下就是以前遇見棘手的事情了,我就會莫名的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那現在能遇見棘手的事情呢,我會非常的清楚知道那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所以呢,它也不會覺得焦慮,它也不會變得吃力。

沒有焦慮,承認不行,然後,去做自己擅長的。

Q3:現在的工作狀態會很忙嗎?會通過什麼方式去給自己解壓?

答:啊,會挺忙的,因為現在的忙已經不是那種老闆讓你做很多事兒,是你自己突然意識到你想做很多事兒。但是這些事情如果你不花時間的話,他就做不完啊,你花了時間他就可能會有些效果,所以呢,它就會很忙,但是呢不累。

如果你要說是放輕鬆的話,就健身吧。

Q4:書中提到過度假的自己,會因為閑下來而感到焦慮?

其實,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夠放假,其實是能夠放假的。只是說我覺得即使是放假,也要去思考工作,如果是徹底地放假的話,我自己會覺得和社會脫節,那會不太清楚地知道自己,失去平衡感。

就是你必須要生活在人群當中,你才知道自己的真實的存在性,它不是工作成就感,它只是不想和社會脫節。

Q5:當年《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很受歡迎,時隔多年,如今的自己是否還會有感到孤獨的時刻呢?

孤獨不是壞事,就是自己和自己對話的過程,我享受這個過程。孤單可能有點慘。

Q6:現在的自己,已經是一名很成功的管理者,也是一名很有號召力的青年作家,算不算實現了您一二十年前對自己的期待?

您會怎麼去規劃自己的下一步?您會希望自己的人生,最後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比我對自己的期待要好一些,不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我現在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人生相對自由。我以前很喜歡的一句話叫「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我覺得我現在有點做到了。

現在的規劃就是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決定去做的事情,花時間,期待能有不一樣的結果。比如《我在未來等你》電視劇將會播出,看看結果會怎樣。也沒啥高度,就是能更了解自己幾斤幾兩,越了解判斷事情就越準確。提高人生的準確度吧。

Q7:現在回過頭去看過往的不易,是一種什麼心情?

覺得自己能熬過來,挺不容易的,挺強的,挺感謝自己那時能想得明白。不把氣撒在辭職或轉行上,而且堅持住。明白「去哪裡都有這樣的人 必須要扛住才行」這個道理。

Q8:您覺得自己身上哪一個特質對於成功最具決定性意義?為什麼?

最大的優點是「能讓自己迅速開心」。一個人能讓自己開心,這個人就不會消極,埋怨,逃避,焦慮。而是積極去面對問題,能解決就解決,解決不了就放棄,迅速投入另外的事。

具體來說,改變自己不是為了向他人妥協,而是強大會幫你繞過他們。

Q:也就是說,個性上具備「鈍感力」?

不是鈍感力,而是斷絕力。

我很清楚發生的事情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結果,但從一開始就告訴自己底線是什麼,發生什麼事情該怎麼辦,這樣就不會遇到了問題再困惑怎麼辦。

Q9:當初是因為一個什麼機緣巧合走上《職來職往》舞台?和哪位嘉賓關係較好?

職來職往我最初錄製是幫製作人的忙,他們沒人了,我就過去錄一期。錄了那一期,他說我特別直接,希望我能留下來。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了,有一天製作人問我我還認識什麼人特別厲害,我很佩服,能不能介紹到節目中來做嘉賓。當時我有個朋友叫陳默,我覺得他特別厲害,也是當時寶潔的新聞發言人,大中華區的公關總監,我就介紹他來了,果然比我高級。如果是別人我就「不爽」了,但他是我好朋友,我就很開心,覺得自己為他驕傲。哈哈哈。

陳默=專註=專業

Q10:作為職場的前輩,對現在的年輕人,可否提幾點建議?

1 學會每天反省

2 不要固執,要去改變

3 提高每一個決定的準確度,而不是碰運氣

內容簡介

劉同回歸職場全新力作。根據自己的生涯軌跡,提出職場「3232」法則和四個階段,解決你50個難題困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在這件事上保護孩子
《紅樓夢》賈母:活得年輕,是因為這4點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