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你還在怪地板嗎?別人家媽媽早已換了方式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你還在怪地板嗎?別人家媽媽早已換了方式

前幾天小區里溜達,看見一個媽媽帶著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小區里玩,看著一瘸一拐走路的孩子甚是可愛,媽媽在旁邊跟著,看得出來孩子並不想要媽媽攙扶,自己走著,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走著走著突然摔倒了,瞬間哭了起來,媽媽馬上抱起孩子並安慰孩子不要哭,媽媽說:「寶寶不哭,都怪這個地不好,太硬了把我們寶寶弄倒了,媽媽幫你打它!」

突然為這個孩子感到悲哀,媽媽心疼了自己孩子,但是卻讓地背了鍋,相信現實中這樣做法的父母並不少,在孩子摔倒的時候馬上去把孩子扶起來,然後把孩子摔倒的責任推給除了孩子的人或者事物身上,這樣的行為不是為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反觀別人家的媽媽們,早已經換了方式。

曾經看過不同國家的媽媽在孩子摔倒的這件事上都有不同的反應,美國的媽媽們在孩子摔倒時不會去攙扶孩子,而是用堅定的目光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站起來;俄羅斯的媽媽們會等孩子哭,讓孩子自己做主;非洲的媽媽們會給孩子演示摔倒後怎麼樣自己站起來,直到孩子理解自己的意思自己站起來。

然而,中國的媽媽們,大部分是立即將自己的孩子抱起來安慰,少數人會將孩子摔倒的問題歸結於地板、障礙物等,在媽媽的眼裡,孩子還小,做不好這些事情,摔倒了是很正常的事,等孩子大了自然而然走穩了,不會再摔跤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孩子走路摔跤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挫折,在孩子的整個人生中,會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你還會說等孩子大了就不會遭受挫折嗎?答案肯定不是,這只是一種教育方式,思想觀念的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能因為過度保護孩子,而不讓孩子去嘗試摔倒然後爬起來。

記得有一位媽媽,自己的孩子學會走路要晚一些,在一次孩子走石板路的時候由於踩在石板中間的縫隙里摔倒了,媽媽沒有立即把孩子扶起來,而是等孩子哭了一會後,走過去對孩子說:「孩子,你重新走一次,媽媽在這裡等你。」

孩子重新走了一次,特意避開了石板間的縫隙,孩子順利地走到了媽媽身邊,並高興地對媽媽說:「我沒有摔跤了。」不得不說,媽媽的這種方式讓孩子明白了摔倒時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不是石板的原因,媽媽交給孩子的是遇到問題時的方法,而不是遭受挫折時的推卸責任。

孩子還小,但是他們的能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不堪一擊,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會成長為不同性格、思想的人,而這些責任,只需媽媽放手一些,讓孩子自己來。

今日話題:作為媽媽的你,這個「鍋」你背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奶爸說 的精彩文章:

公立幼兒園沒搖上號該如何選?何不嘗試這種幼兒園,同樣省錢
孩子生病看中醫還是西醫好?看了醫生給的一張表,我放棄了中醫

TAG:育兒奶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