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奧秘在哪裡,三種人領悟到了開宗立派

書法奧秘在哪裡,三種人領悟到了開宗立派

作乾:坐照入神

書法是中國古文化的核心,學習書法是通向傳統智慧的捷徑。

有三種人領悟到了書法的奧秘,可以開宗立派。

第一種人有強烈的書寫慾望,為此能克服阻力延遲滿足。

看看周圍的書法愛好者,你會發現他們的不同。有的人寫幾筆就扔下以為懂得了書法的奧秘。而有的人不厭其煩寫了很多年依然熱情如初。如果是簡單帶著任務去學恐怕用不了幾個月就會崩潰,畢竟不是特別熱愛的事很難常年堅持。

在一個有修養的書家心目中書法是天地間最美妙的事,酷愛一筆一畫構造的世界。在書法創作當中他們體會到了創造的法門,自然的道理。為此,書家寧願放棄一般的日常享樂專心練字,延遲滿足。那些有幾個字寫好就滿足的人顯然是不能獲知書法奧秘的。有名的草書家懷素就是一個經常在巴蕉葉上寫字的和尚,除了酒和書法沒什麼別的愛好,如果沒有他的熱誠努力率性而為就沒有《懷素自序帖》,或許廟堂中會少了很多文化韻味。

第二種人有強烈的深度探索學習動力。

能時時刻刻從自然萬物中尋求書法的規律,不斷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他人書寫技巧,也從碑帖中學習。尋常人學到一定程度就放棄深入了,而那些能不斷深度學習的人最終有機會到達書壇最高層。

書聖王羲之不但深通儒家經典文化,而且對道家也有很深的領悟,看他所寫的《蘭亭序》透露出的古今一體的感悟。王羲之寫過的字有行書有楷書也有草書,可以說王羲之有強烈的深度探索學能力,才會有諸體皆能的厲害功力,這不是靠簡單埋頭寫字就能做到的,需要深入探索和學習,不然無法做到開宗立派。王羲之觀察領悟鵝的步伐和游泳能力,而感悟寫字的微妙。張旭是觀察擔夫爭道而開悟。

第三種人有細緻入微的洞察力能死磕細節,融文化氣息與字中。

有人總結中國古文化,認為儒道釋文化左右著文明的路程。大凡古代公認的書法家也是從一筆一划開始,很多人對儒道釋文化有很深的感悟。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臨寫,從筆畫到結字再到章法,從文化修養自然融入到造化天成,一個也不放過,功力漸入佳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的精彩文章:

從小缺愛,成年後如果有這些情況,記得走出陰影
人生危機時刻,《老子》能給人怎樣的啟發?

TAG: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