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融資50億到帳12億,三場宮斗大戲,網紅P2P點融的六年之癢

融資50億到帳12億,三場宮斗大戲,網紅P2P點融的六年之癢

科技自媒體 /?財經三劍客

在網貸行業萬馬齊喑的時刻,點融網又宣布完成了一輪大額融資。過去六年里,點融累計宣布融資近50億元人民幣,創下了網貸行業最高融資記錄。然而,點融網歷年審計報告顯示,點融實際到帳資金不足12億元,僅為公司對外宣布金額的24%。此外,部分投資方與點融母公司交叉持股,融資資金來源可疑。這家中西精英聯手打造的網紅平枱曆經數次宮斗,至今尚未走出虧損泥沼,上市更是遙遙無期。如今,郭宇航重新回歸,能挽救點融於狂瀾之中嗎?

資不抵債的獨角獸

好消息!點融網又又雙叒叕融資了!

20日,點融網對外披露,公司日前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不到1億美元。本輪融資由此前的老股東渣打直投領投,亞賦資本(AffirmaCapital, 一家通過渣打直投業務分拆成立並由渣打直投團隊管理的PE基金)和包括大連金投(Orix歐力士在中國業務的投資平台)在內的點融部分老股東參與。

在行業萬馬齊喑的時刻,點融網的大額融資雖然不能扭轉行業頹勢,但多少能提振一下從業人員的士氣和投資人的信心。

商評君已經記不起這是這家網紅P2P第幾次融資了。查閱了一下,嚴格來說,這大概是點融第9輪融資。融資太過頻繁,以至於英文字母都不夠用了。

B輪後是戰略投資,D輪後塞進一個D 輪,再後面只好又用戰略投資,這次乾脆叫「新一輪」融資。大概是實在不好意思叫E輪了,融了那麼多輪次,投資人的錢也拿了近50億(部分融資未披露數據,為保守估計數字),6年過去了,不僅沒燒出一個上市的獨角獸,反而爆出高管內訌、大刀裁員、債轉緩慢等一連串負面新聞。這讓掏了真金白銀的投資人情何以堪。

話說點融網也算中國P2P里最豪華的明星創業團隊了,聯合創始人蘇海德(Soul Htite)曾是Lending Club的創始人之一,2007年創建Lending Club時擔任CTO。另一名創始人郭宇航也是技術派,曾給Lending Club做技術外包服務。

這樣一家中外明星混搭的團隊一誕生便受到了各路資本的追捧。從本土派的致景和北極光,到洋務派的大連金投,以及明星外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老虎基金等。

公開數據看,過去6年通過9輪融資,點融至少募集了50億元人民幣,融資金額僅次於陸金服(由於陸金所為大金融平台,因此嚴格來說,點融網為P2P行業融資額第一)。

但是點融網的業績並沒有跟上融資步伐。2018年上海點榮金融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審計報告顯示,2018年公司收入10.03億元,同比2017年(12.83億元)減少22%;2018年凈利潤4353萬元,同比2017年(1.1億元)減少66%。不過,2017年有一次性的所得稅扣減9338萬元,實際利潤總額為2273萬元。

點融現金流的狀況也在2018年出現了惡化。2017年,點融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為5.49億,2018年,這一數字為-3.42億。這意味著點融的現金流已經無法支撐其維持正常的運行活動。

2018年,點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0.64億元,比2017年的15.44億元減少了33%;同時,公司支出的現金高達7.61億元,比2017年的3.05億元增加一倍多。在主營收入大幅減少,成本翻倍的情況下,點融被迫壓縮人力成本。審計報告數據顯示,點融2018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1.78億元,比2017年的4.86億元減少63%。這部分主要應歸功於2018年點融裁撤分公司及裁員2000人。

業績也拖累了點融的估值表現。多家第三方評估的2018年金融獨角獸企業名單中,點融網的估值為10億美元。但是,參考二級市場上金融科技股的估值水平看,點融10億美元的估值恐怕是有疑問的。

在美股上市的十多家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中,超過10億美元市值的僅有趣店、360金融、拍拍貸、樂信,拍拍貸以9000多萬註冊用戶數以及去年24.7億元的耀眼利潤,其市值也僅有14億美元。小贏科技、微貸網以及老牌網貸平台宜人貸目前市值都低於10億美元,要知道,這些公司目前都實現了穩定的規模化盈利。

如果按50億融資計算,點融網現在已經資不抵債了,其真實價值很難超過過去6年燒掉的資金。

公布融資50億僅獲12億,借款佔六成

當然,這一前提是點融真的融到並燒掉了50億資金。問題是,各路資本是不是真的投入了50億真金白銀?從點融披露的審計報告看,這一數據是有疑問的。

互金商業評論翻閱了點榮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審計報告,查閱了公司過去幾年的融資資金到位情況。

2018年,點榮公司吸收投資收到現金1億元,取得借款2.076億元,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現金4651萬元,2018年籌資活動共收到現金3.54億元。這裡面,除了第一筆1億元為投資款外,第二筆疑似投資方或關聯方採用了名股實債的方式,第三筆應該也是關聯方借款。

從融資歷史看,點融2018年共獲得1.1億美元(約合7億元人民幣)投資。但實際收到的資金只有對外公布金額的50%。這有兩種可能,要麼是融資額誇大兩倍,要麼是資方出資未到位。

再來看2017年,公開信息顯示點融這一年獲得了2.2億美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投資,但審計報告顯示,2017年點榮公司吸收投資獲得1億元,收到與其他籌資活動有關的先進2.24億元,籌資活動累計收到現金3.24億元。實際籌資金額僅為公布的22%。

2015年,點融獲得兩筆融資,一筆來自老虎基金,數額未知,姑且以2000萬美元計算;另一筆為2.07億美元的融資。

2016年無融資活動,因此我們此處將這兩年合併來看,兩年累計融資金額約15億元人民幣。

2016年點榮公司審計報告顯示,公司吸收投資收到現金1.2億元,取得借款2.496億元,籌資活動累計收到現金3.697億元。2015年,公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2387萬元,取得借款9819萬元,合計收到資金1.22億元。

2015年和2016年,點融籌資金額約5億,僅為對外宣布融資額的1/3。

單純從審計報告看,點融網2015年-2018年共獲得外部資金約11.78億元,其中以借款名義的投資款佔比60%。這與其對外宣布的50億累計融資額差距懸殊。

點融母公司與投資方交叉持股

另外,互金商業評論發現,點融網與部分投資方之間存在交叉投資、互相持股的特殊情況。

點融網的實際控制人中貸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了3家公司,其中一家為大連金融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劉國平,註冊資本高達48億,中貸有限公司持股6.25%。這家公司就是大連金投,也就是點融網2018年的戰略投資方。

大連金投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中貸有限公司首次進入大連金投股東名冊,並於9月7日完成實繳資本3億元。當年8月7日,點融網宣布大連金投對公司進行4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大連金投的大股東為歐力士(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後者的兄弟公司歐力士亞洲資本2018年初宣布聯合中信里昂參投對點融網投資7000萬美元。

2018年點融網的籌資總額只有3.54億元,其中大部分還是借款。這與點融母公司投資於大連金投的金額非常接近。這是巧合嗎?恐怕很難讓人信服。

實際上,歐力士和點融的關係非常密切。互金商業評論發現,歐力士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投資了諸多項目,金融類項目就有新鴻基地產旗下的消費金融公司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馬雲旗下的雲峰基金、中信資本、閃銀和點融網。

2014年10月,新鴻基有限公司投資了點融網的B輪融資,但融資數額未知。當年12月,新鴻基旗下的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簡稱 「亞聯財」)和點融網共同在北京宣布開啟長期戰略合作。亞聯財是香港最大的獨立消費金融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外資小額貸款公司。亞聯財在大陸地區有138多家分支機構。2018年,亞聯財凈利潤10億港元。

神秘的境外股權架構

點融網的股權結構一直是個謎。2018年點榮公司的合規性審查報告披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中貸有限公司,後者為註冊與英屬維爾京群島的一家公司,其全資子公司點融科技與點榮金融簽署了合作性協議,由點榮金融作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的運營主體展開合作,由點融科技通過協議控制點榮金融。

公開信息顯示,郭天毅與胡錦華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且兩人披露住址似為同一小區,很有可能是點融創始人郭宇航的家人代替其持股。

企查查信息顯示,2016年11月21日,上海點榮金融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3名自然人股東胡錦華、郭天毅和楊瑞榮將各自全部股權質押給上海點融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點融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由中貸有限公司100%控股,法人是點融網聯合創始人之一蘇海德(Soul Htite)。

香港商業登記及公司註冊處信息顯示,中貸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香港公司,註冊資本1萬港元,執行董事為中國內地居民郭宇航、美國公民蘇海德(Soul Htite)、另一名美國公民TAN HAINAN。

2017年12月,中貸有限公司將其全部股份轉讓給在開曼群島註冊的離岸公司點融控股有限公司(Dianrong Holdings Ltd.)。

這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VIE結構。點融搭建這一結構,顯然是在2017-2018年時為未來上市做準備,此外,境外股權架構也便于海外資本進入,另一方面,由於離岸公司資料不可查詢,這也可以幫助公司隱藏一些不願透露身份的股東。

三場宮斗大戲之後,郭宇航重新執掌點融

自2017年開始,點融網不斷傳出管理團隊內訌的消息。

2017年12月7日,點融創始人和原CEO蘇海德不再擔任CEO,改任董事長;羅龍翔接替蘇海德出任首席執行官(CEO),羅龍翔此前曾擔任點融首席運營官(COO)一職。 羅龍翔是渣打集團工作近18年,是渣打的資深高管,他可以被視為投資方的代表。

在此次管理層變動中,創始人和原聯合CEO郭宇航改任聯席董事長,幫助點融在中國及亞洲地區開拓新業務,推動點融與政府及業界的密切溝通。這意味著郭宇航正式被邊緣化了。在此之前就有傳言稱,郭宇航已經逐漸淡出了對點融的管理。

因此,這次內部鬥爭可以看作資本方聯手蘇海德短暫佔了上風,代價是創始人之一郭宇航出走。

點融第二次內部鬥爭發生在2018年下半年。

2018年9月1日,點融在內部通過董事會決議,宣布任命崔亞文為點融集團執行總裁和聯席董事長,郭宇航不再擔任聯席董事長。但這則重要的高管任命直到10月底才被一則負面新聞牽出。

2018年10月25日,網上爆出「點融高管崔亞文毆打點融5年老員工」的消息。隨後點融網發表公告,首先宣布崔亞文從9月起成為點融集團執行總裁和聯席董事長,郭宇航不再擔任聯席董事長。

公告還強調,公司所有管理層都向崔亞文工作彙報。雖然公告並未提到管理層是否包括CEO羅龍翔,但很顯然,作為CEO的羅龍翔在此次鬥爭中也被架空了。

公告同時解釋稱,公司某董事的表弟張鳴亮使用暴力從公司財務人員手中搶走並私藏公司公章和法人章。公司新任聯席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崔亞文等管理層人員,在向張鳴亮索回公司公章和法人章的過程中,雙方發生推搡。而據媒體報道,張鳴亮為郭宇航的親戚。

2018年11月初,點融官網上管理團隊裡面已不再有郭宇航的名字

這一次事件以郭宇航和資方代表的受挫告終。

不過,形勢很快變的對郭宇航有利起來。隨著逾期大爆發及大裁員,點融網在2018年底陷入了困境。有傳言稱,蘇海德一度甚至躲到了香港。

2019年3月,郭宇航出面接受媒體採訪,正面回應點融面臨的困難,並給出了解決方案。

在出局一年半之後,郭宇航成功殺回,他被撤下近半年的簡歷重新掛上點融網,頭銜依然是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

在採訪中,重新掌握話事權的郭宇航含蓄的批評道,以蘇海德為首的管理團隊「不夠接地氣「是點融發展受挫的原因。

「點融網兩個創始人一中一西,職業經理人很多也都有海歸背景,這些都是區別於同行的標籤。但從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看,現在還不錯的平台,都還是很接地氣的。」---郭宇航

同時,郭宇航指出,點融引入的傳統金融機構高管在應對快速變化的行業形勢時有不足之處。「點融原來的做法,在資本市場很受青睞,引入了很多合規金融機構的人才。但是,在快速創新和變革的行業里,傳統金融機構職業經理人的應變和速度出現了不足。他們更適合在清晰框架下履行自己的職責。」

最後,郭宇航間接宣布了自己重掌點融大局的消息,並且宣布,他將主導點融備案或上市後,再將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

「這促使我回來陪點融再跑一段時間,目前,我每天都在點融。等到備案完成或上市後,走向職業經理人主導的過程是需要的。」郭宇航稱。

至此,點融第三輪宮斗戲以郭宇航暫時獲勝宣告結束。但無論是點融還是郭宇航,前方需要面對的內部和外部鬥爭,尚遠未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聯想官微更名為聯想中國 網友卻紛紛吐槽
三星Galaxy Fold遙遙無期 百思買一怒之下取消預售訂單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