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這麼清雅秀美的樹,真沒看出來還是殺手之王

這麼清雅秀美的樹,真沒看出來還是殺手之王

垂葉榕

Ficus benjamina

桑科榕屬

常綠大喬木

榕樹,在我心目中是一類奇特的存在。

一方面,它們沉默而低調。四季常綠的油亮綠葉,像老人鬍鬚一樣下垂的氣生根,一年四季時不時落了滿地、被行人或小車壓得粉碎的淺色小果實,似乎就是它們全部的存在感。它們沒有引人注目的花果,雖然長伴身邊,可幾乎很少有人認真地去欣賞它們的風姿。

另一方面,在整個榕樹家族中,不僅有重慶人愛到了骨子裡的黃葛樹,還有佛教聖樹菩提樹,無花果,以及兒時的零食,野生的地果。這些特立獨行的榕樹,因而有著令我無法忽視的份量。

但一直以來,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以外,我對榕樹家族一直很臉盲。我國有近百種榕樹,辨認起來太難了。

不過,垂葉榕(Ficus benjamina)是個例外。因為它有著極其鮮明的識別特徵:枝條下垂。小區里還種有垂枝槐、垂枝榆,但一看就知道,它們下垂的枝條是人工拗出來的造型,但垂葉榕下垂的枝條卻是天生的,這同時成為識別它的關鍵。

好多年前,我就已被垂葉榕奇特的葉子所吸引了。它的葉片極漂亮:兩面光亮,有修長的尾尖,革質互生,嫩葉像天竺桂一樣染成赫紅、嫩黃色。最特別的是它的葉脈,極細密的側脈,以略向上斜的角度與中脈相交——這是垂葉榕的第二個識別特徵。

跟城市常見的榕樹不同,垂葉榕的果實也非常引人注目。首先是它的果實比榕樹大得多,而且是醒目的橘黃或橘紅色。眼下,它的榕果正成熟,遠遠一看,有點像小金橘。

榕果是榕樹家族最具特色的存在。按理說,有果必先有花呀,它的花在哪裡呢?

這就要說到榕屬獨一無二的特徵了。榕屬的花序,植物學上稱為「隱頭花序」。我們肉眼看到的、「果實」肥厚的外層,其實是它的花序軸——很多花著生在其凹陷的內壁上。這種奇特的花序早在白堊紀化石中已經出現,可以保護眾多細嫩的花朵不被當時發達的甲蟲吃掉。

垂葉榕開花、結果的秘密生活,都在榕果這個小小的天地里完成。垂葉榕雌雄同株,它的榕果里有三種花:雄花、雌花與癭花。癭花是特化的不能結實的雌花,是榕樹的傳粉昆蟲——榕小蜂生活、產卵的場所。

在垂葉榕的花期,翅膀退化的雄蜂先行羽化,隨即與雌蜂交配後死亡。沾附了花粉的雌蜂從榕果最上方的小孔中飛出,去尋找新的處於雌花期的榕果。新榕果的雌花一部分被雌蜂產卵形成蟲癭(癭花),一部分被傳粉而形成種子。

榕樹與榕小蜂的關係,被稱為「生物界中的最高形式」——離開了對方,它們誰也活不下去。榕蜂之間的合作始於遙遠的1.3億年前,經過一代代的進化,現已達到了一對一的專一性共生。每種榕樹都有著自己的一對一傳粉昆蟲,垂葉榕的專屬信使就是垂葉榕小蜂(Eupristina koningsbergeri)。

榕樹與榕小蜂是生物學上協同進化的最典型案例。《植物學》教材上,罕見地用一段極富感情色彩的話概括了這對「靈魂伴侶」的關係:

「榕小蜂好像是有遠大抱負的一類昆蟲,為了後代它們不顧一切競相送死的場面真有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感覺......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榕-蜂雙方以生命(小蜂的生命)和鮮血(榕樹供應小蜂的營養物質)為代價支持對方發展,對方興旺了反過來又為本種族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蘊藏在自然界中、富有哲理的辯證邏輯關係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確實,人與人之間,乃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比之榕蜂,差太遠了。毛衣戰還不知要打到幾時呢。

另一個意外是,我沒想到,在我家門口以清秀飄逸形象出現的垂葉榕,在遙遠的熱帶森林裡,竟然是令人生畏的「絞殺王」。

南京宿根植物園園長周亮在《垂葉榕的絞殺現象》一文中寫道,絞殺現象是熱帶雨林里最慘烈的戰役,約三十種榕樹是這場戰爭的主宰者和最終的勝利者,「而其中最典型、最兇狠的莫過於垂葉榕」。

垂葉榕的絞殺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是「附生」階段,在熱帶雨林里,垂葉榕的種子隨著飛鳥排便落到了大樹之上,一旦有了合適的生存條件,如陽光、水分,甚至少量土壤等,它就在寄主樹身體上迅速地生根發芽。第二個是「藤本狀」階段,垂葉榕環繞著寄主樹的樹榦長出眾多的氣生根和枝葉,看上去就像是從地面爬上去的藤本,但並未影響宿主的生長。最後一個就是「絞殺」階段了,它緊緊地勒住寄主樹,交織的根網卡住了寄主樹的營養運輸通道。最後,宿主因「彈盡糧絕」而被其絞殺至死。

垂葉榕的屬名Ficus來自無花果的拉丁名字,種加語詞benjamina則來自於它的印度名Benjan。印度是垂葉榕的原生地之一,此外,它也廣泛分布於我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台灣等地。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澳大利亞北部亦有分布。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植物上癮者

微信號:plantfiend

發現每種植物的獨特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上癮者 的精彩文章:

在一本舊書里,邂逅上世紀六十年代獨有的質樸優雅
英國梧桐,「石上青苔,還有歲月」

TAG:植物上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