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冤!伊朗水兵勇敢取下炸彈,卻被美國人誣陷

冤!伊朗水兵勇敢取下炸彈,卻被美國人誣陷

6月19日深夜,霍爾木茲海峽,一架美海軍的RQ-4型高空無人偵察機被伊朗發射的地空導彈擊落,使本來就緊張的局勢如同火上這澆油,瞬間升溫。按美國海軍的標準,損失100萬美元以上為A級重大事故,而且是被人擊落的,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權威提出了重大挑戰,令專家們掉眼鏡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發動對伊朗報復前10分鐘,取消了打擊行動,國際上一片嘲諷的聲音。那麼,特朗普為何最後時刻取消打擊行動?下一步會怎麼樣?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不妨討論一下未來的事態發展,筆者認為,對伊朗的軍事報復不可避免,時間大約在6月28日-30日,日本大阪G20峰會之前或之間進行。

這架偵察機可不是小航模,而是翼展相當于波音-737大飛機,單價至少2億美元以上,這次被擊落的是一架技術驗證機,美國海軍於2006年,從美軍空軍手機買回來五架這種早期全球鷹進行技術驗證,為未來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趟技術路線,自2009年開始,這種飛機定期前往阿聯酋的基地進行試驗,到2032年之前,美國海軍將採購67架"人魚海神「無人機,未來將與117架P-8A"海神「無人機組團監視全球的海洋,形成強大的海洋監控能力。

本次無人機被擊落,帶有一定的偶然性。美國加重對伊朗制裁,伊朗方面被逼入絕境,但並無實力挑戰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在,美軍有航母戰鬥群、隱身戰機和強大的電子戰實力,衝突升級引火上身並不是好主意。美軍的這架無人機6月15日剛剛越洋飛行抵達阿聯酋的Al Dhafra基地,經過幾天的檢查,6月19日就上崗執勤,前些日子兩艘油輪在阿曼灣一帶遇襲(可參考),伊朗人表現神勇,第一時間衝到燃燒的油輪旁,摘走了疑似船舷炸彈,只留下一塊磁鐵,美國人儘管公開指責,但沒有實際的證據表明伊朗人掛了水雷,因此加強對附近海域的監控,跟蹤伊朗方面頻頻出擊的小艇,這次從萬里之外調來RQ-4,應當就是干這件事。

美國人拍到的伊朗人從船舷摘水雷的鏡頭,應當是一架P-8A拍到的。

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目前還未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將於2021年形成戰鬥力,美海軍已經組建了兩個中隊,分別是加州穆谷角的VUP-19中隊(2017年11月9日組建)和華盛頓州威德比島的VUP-11中隊, 美軍很重視訓練,不會輕易讓未成熟的人員和裝備上戰場。調帕圖森特河(NAS Patuxent River )試驗場的RQ-4來現場救急,加緊對伊朗人的監視,是很現實的選擇,RQ-4由諾斯羅普公司生產,雷神公司提供光電設備,相信有一票這些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阿聯酋的Al Dhafra基地里等著回不來的飛機呢。RQ-4和全球鷹略有不同,這是一種海洋監視為主的飛機,需要經驗下降高度,這就給了伊朗方面機會。

按伊朗方面公布的路線圖,這架無人機起飛後,先是向西爬升,然後轉了一個大圈,前往霍爾木海峽,始終保持在距離伊朗海岸約50千米的距離,伊朗方面聲稱的領海寬度是12海里,摺合約20千米,美國科研人員設計的航線理論上沒問題,不過也許這幫理工直男學藝不精,他們只是注意到了伊朗的海岸,沒想到霍爾木茲海峽中,伊朗方面還有幾個小島的,如果按這些小島作為領海基線,RQ-4非常有可能入侵了伊朗的領空,伊朗方面的聲稱是有道理的。

至於具體的擊落手段,伊朗方面聲稱是使用Khordad-3型防空導彈擊落美軍無人機,但伊朗人的說法並不可信。Khordad-3型防空導彈來源於俄制SA-11「山毛櫸」,這種導彈有點悲劇,並沒有象前輩SA-6那樣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大放異彩,實際上SA-11「山毛櫸」和改進型SA-17「灰熊」導彈實戰中沒有戰果,不過都曾擊落過民航客機,有著客機殺手的美譽。

俄羅斯防空導彈五花八門,品種齊全,曾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出彩,不過近年來,在敘利亞戰場上,面對以色列人,經常是這裡黎明和全天靜悄悄,沒有象樣的戰果。

伊朗Khordad-3型防空導彈筆者並不看好。自2000年前後,伊朗方面引進了不少先進技術,在伊朗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成為導彈大國,導彈品種齊全五花八門,但從伊朗隱身機的笑話來看,伊朗方面的武器大躍進有很大的水分,多數是討好上級的樣子貨,實戰效果難以好評,以色列人公開襲擊敘利亞的伊朗目標,並未受到有力攔截,也從另一角度證明了這一點。

據美國新聞周刊消息,特朗普一度下令對伊朗方面三個目標發動攻擊,其中公開的一處,並非伊朗移動式防空導彈,而是一處固定式S-125防空導彈陣地。S-125由前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生產,北約稱為薩姆-3,這種導彈採用古老無線電指令制導,無需雷達照射,對手不易發覺。獨特的工作方式,使S-125戰果赫赫,1999年南聯盟用這種老古董,先後擊落了F-117隱身飛機和美空軍第555戰鬥機中隊長的F-16戰機各一架,那位中隊長被救援直升機冒死救走,後來官運亨通,一路升遷四星上將,他就是美國空軍現任參謀長大衛.古德芬。

S-125儘管落後,精度也不佳,不過重達100公斤的戰鬥部可以彌補精度差的短板,而無線電指令制導,可以方便調速工作頻率,敵方很難跟蹤干擾,也不容易察覺,是老裝備新用法的典範。筆者相信伊朗方面是有高人指點,使用這種老導彈完成了任務。

至於特朗普為何在打擊之前10分鐘取消命令,他自已的說法是,聽說了要死掉150人,他覺得不值。確實不值,伊朗方面被封鎖多年,經濟方面不值一提,除了守著海峽的戰略地位,確實無利可圖。美國明年面臨中期選擇,如果沒有把握地大打,美國經濟復甦就會泡湯,也影響對其他大國的經濟爭奪。其實美軍完全有實力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重點目標應當限於革命衛隊的指揮中心、通信樞紐、導彈陣地之類的目標,如果伊方反擊的話,會繼續摧毀革命衛隊的小艇、海軍基地等目標,而一旦開戰,伊朗方面落後的通信和電子戰系統將全面崩潰,儘管平時叫得歡,很難組織起有力的反擊。

至於時機的選擇,美國方面更喜歡把軍事打擊作為政治講價的籌碼。近幾年來,軍事行動每每圍繞政治經濟需要進行,絕不做賠本買賣,還有幾天G20就要開會了,如果打也是這個時機更划算。

希望戰爭永遠不爆發。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庫拉 的精彩文章:

今日米格,走進米格-35戰機的組裝車間

TAG:阿庫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