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晏子使楚背後的齊景公爭霸心思

晏子使楚背後的齊景公爭霸心思

晏子使楚是中學課堂的名篇,它展現了晏子過人的聰明機智,然後透過晏子生活的時代背景發現,它反應的並不是晏子與楚靈王鬥嘴那麼簡單。

景公圖伯

關於齊景公稱霸的意圖,《東周列國志》有所敘述:齊景公欲復桓公之業,謂相國晏嬰曰:「晉霸西北,寡人霸東南,何為不可?齊國自齊桓公首開霸業,到了齊景公時期已經過了百年時光。在處理了國內的動亂局面後,齊景公齊景公放眼九州,晉國六卿強勢,晉國內部統治不穩,霸權有動搖的跡象;至於楚國,在經歷了楚莊王稱霸的輝煌之後,國力衰弱,更有吳國在軍事上的侵犯,於是齊景公開始重溫起先祖的霸業起來。

前530,晉昭公即位,借著祝賀的機會,齊景公和晏子在晉國進行了一次外交試探:在宴會中,晉昭公和齊景公晚起了投壺遊戲。晉國在祝詞中說: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晉昭公投中之後,齊景公不甘示弱,照著祝詞念了一遍一投而中,於是雙方進入正題:今日辱貺弊邑,正以寡君世主夏盟之故。君曰代興,是何言也?晏子針鋒相對:盟無常主,惟有德者居焉。昔齊失霸業,晉方代之。若晉有德,誰敢不服?如其無德,吳、楚亦將迭進,其惟弊邑?比起刀兵相見的實力碰撞,口舌之爭向來沒有勝負之分,然而此次晉國之行卻向世人顯示了齊國嚮往霸權的意圖。

在看到晉國雖然衰落下去,但是實力猶存,單憑齊國的力量還不足以對抗晉國,齊景公就向南方尋找盟友,藉以在外交上聯合楚國鉗制晉國。

晏子使楚,齊景公稱霸做出的嘗試

晏子使楚時,楚國的國君是楚靈王,歷史上關於楚靈王的評價多是負面的,而楚靈王的罪名多是窮兵黷武、為了招徠諸侯而興建章華台而大興建築。然而這可也可以看做是楚靈王想要有所作為,想要在軍事上爭得霸業的體現。

從這次出訪來看,晏子的外交努力顯然是失敗了。楚靈王目空一切,迷信武力而肆意凌辱諸侯,晏子楚國之行也暴露出了楚王驕狂,內無輔弼的國情,未來爭霸的路上少了一個強勁對手。

齊景公的稱霸舉動

齊景公在位時期一共參加了兩次會盟,第一次為平丘之會,第二次為蒲隧之盟。第一次作為受邀者,齊景公對於晉國的強勢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努力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乘著晉國內部爭權奪利無暇他顧的時機,齊景公拿弱小的徐國開刀,結果徐國、莒國、郯國臣服,齊景公作為主持人主持了蒲隧之盟。這次會盟是齊景公第一次主持會盟,也是他最後一次主持會盟。

此後齊景公接納衛靈公和魯昭公,討伐叛逆,這種行為很有齊桓公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的影子。但是面對分裂的晉國,齊景公卻始終被晉國壓著一頭,致使霸業成為空想,這與齊景公不能善始善終的作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中老人 的精彩文章:

讓司馬遷和劉邦都崇拜的信陵君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TAG:山中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