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瓦崗好漢中他的名氣很小,李世民卻把三百萬平方公里國土交他守護

瓦崗好漢中他的名氣很小,李世民卻把三百萬平方公里國土交他守護

隋文帝楊堅,堪稱古代皇帝中的一代雄主。他結束持續二百年南北朝亂世局面,中原大地重歸一統,一個強大的中原王朝巍然崛起。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隋文帝楊堅在皇位傳承問題上卻犯了大錯,讓不爭氣的楊廣當上了隋朝皇帝,史稱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頻繁發動對外戰爭,興修京杭大運河。這些舉措雖然大方向不錯,但因為操之過急,給軍民百姓造成了難以忍受的沉重負擔,最終引燃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熊熊烈火。

在眾多隋末農民起義軍中,瓦崗寨義軍一度佔據龍頭老大位置。瓦崗寨義軍在兩代首領翟讓、李密帶領下,立足中原戰略要地,先後擊敗隋朝大將張須陀、軍閥王世充、宇文化及等對手,實力不斷壯大,在李淵和李世民舉起之前,瓦崗軍被公認為最有希望奪取天下的頭號「種子選手」。

瓦崗軍之所以如此強大,與翟讓、李密等首領重視人才密不可分。瓦崗寨上,曾經是隋末唐初文武人才的大本營,瓦崗軍中的很多骨幹,都成為威震天下的將帥名臣。謀臣中的魏徵、許敬宗,武將之中的徐世勣、秦叔寶、程知節、張亮、羅士信、王君廓,都是一時翹楚。

瓦崗寨起義覆滅後,這些謀臣猛將各奔前程,但最終絕大部分都被善於識人用人的李世民網羅到麾下,成為唐朝開國將帥。這些出身瓦崗軍的將帥,在李世民手下大都混得很不錯,徐世勣獲封英國公,秦叔寶獲封胡國公,程知節獲封盧國公,張亮獲封鄖國公,四人都躋身於凌煙閣功臣之列.

不過,李世民手下瓦崗舊將中,混的最好的並不是秦叔寶、程知節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將,而是一個名氣很小的武將。此人名叫郭孝恪,河南許州人。早年出身貧苦,是個混跡鄉里的無賴漢。瓦崗軍起義後,頗有膽識的郭孝恪投奔到瓦崗軍中成為一名頭領。

郭孝恪在瓦崗寨眾多好漢中,最初很不顯眼。與他幾乎同時上山的秦叔寶、程知節等人,都成了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他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並未獲得賞識重用,一直是。瓦崗軍失敗後,郭孝恪投奔到李世民手下,才逐漸開始嶄露頭角。

郭孝恪首次獲得李世民注意,是在621年的虎牢關之戰中。當時李世民集結重兵圍攻王世充據守的洛陽,河北軍閥竇建德帶領大軍前來救援王世充,李世民一時處於腹背受敵、進退兩難的困境中。

危急時刻,郭孝恪向李世民獻計:「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汜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讓李世民不要貿然迎戰竇建德,而應依託虎牢關有利地形堅壁不出,打持久戰。

竇建德遠離河北大本營,糧草供應困難,待其糧草耗盡軍心動搖,再給予致命一擊。李世民採納了他的建議,最終大破竇建德。李世民對郭孝恪刮目相看,初次認識到他的出眾將才。

貞觀後期,唐朝經略西域,設立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是唐朝最大的行政區,轄區包括整個新疆和以及中亞的遼闊疆域,總面積約有300萬平方公里。唐朝總面積不過1200多萬平方公里,安西都護府轄區就佔了四分之一,對於唐朝的戰略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世民對安西都護長官的人選非常重視,貞觀十六年,郭孝恪被他任命為安西都護,把三百萬平方公里國土交給他守護。郭孝恪不負重託,在任期間,運用武力威懾和懷柔之策雙管齊下,先後數次擊敗西域叛亂實勢力,為維護唐朝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649年,在唐朝征伐龜茲之戰中,郭孝恪奮勇衝殺,不幸陣亡,為唐朝熱血流干,結束了他的輝煌一生。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越南面積不到元朝百分之三,為什麼能三次讓元朝大軍折戟沉沙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