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面對西方列強很少打勝仗,為什麼能一反常態擊敗法國

清朝面對西方列強很少打勝仗,為什麼能一反常態擊敗法國

清朝末年的歷史,堪稱一部令人痛心不已的屈辱史。由於清朝歷代皇帝盲目自大,頑固堅持閉關鎖國之策,關起門來做天子,長期固步自封,最終被世界進步潮流所拋棄。而清朝皇帝眼中不屑一顧的一些「蠻夷小國」,如英國、德國、法國等,卻乘著工業革命和蒸汽時代的東風,迅速崛起壯大為經濟大國和軍事強國,綜合實力遠遠超出清朝。

落後就要挨打,乃是古今不變之理。清朝龐大的領土面積,豐富的資源與巨大的市場,引來了西方列強的覬覦。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清朝的狂潮。他們就像一群兇殘嗜血的鬣狗一樣,恨不得把清朝撕成碎片全部吞噬。

面對亡國滅種的巨大危機,清朝的道光皇帝、咸豐皇帝、同治皇帝、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等人,也曾奮力一搏,想重振大清雄風,保住清朝的祖宗江山。然而「力不如人萬事休」,由於彼時的清朝,在科技水平、經濟實力、國防實力、武器裝備等諸多方面,都已經和西方強國產生巨大的代差,最終導致清朝末年的對外戰爭屢屢受挫,面對西方強國的堅船利炮,幾乎沒怎麼打過勝仗。

不過,世事無絕對。眾多西方強國中,還真有一個國家,被清朝擊敗過。這個國家就是法國。公元1881年前後,法國眼看老對手英國搶先下手,在東亞地區大肆擴展殖民地,撈得盆滿缽滿,一時間耳熱眼跳,心癢難撓,也想染指亞洲分一杯羹。

1882年開始,法國派遣陸軍拉開了侵略越南之戰的帷幕。法國妄想以越南為跳板和基地,進而侵入中國南方,實際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越南一直是清朝的藩屬國,且法國人的野心昭然若揭,激起了慈禧和清朝君臣的極大不滿。清朝厲兵秣馬,陳兵邊境,中法戰爭由此爆發。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以往面對西方強國軍隊一觸即潰的清朝軍隊,此次卻脫胎換骨,面目一新,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戰鬥力,打的法國軍隊連連敗退。

1882年5月19日,清軍在越南河內西郊取得紙橋之戰大捷,當場擊斃法軍司令官、海軍上校李維利,法軍傷亡200多人,狼狽而逃。1884年6月,清軍在諒山附近的觀音橋之戰中再度挫敗法軍進攻,法軍寸土未得,倉皇敗退。

1885年3月,鎮南關之戰爆發。清軍老將馮子材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再次擊敗法軍,「法人大挫,斬擒千有餘人,傷者不計」,取得了名震天下的的鎮南關大捷,一時間清朝民心士氣大為振作,「洋人自謂入中國以來,未有如此次之大敗者」。

法國也是西方強國,當年拿破崙在世時,也曾揚威歐洲。已經到了殘燈末廟的清朝,為何一反常態擊敗法國?

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點,清朝自經歷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等事變後,已經深切感受到生存危機,開始了一系列自強圖存行動。在增強軍隊戰鬥力方面,清朝在大規模購進西方先進槍炮,組建新式陸軍和鐵甲艦隊,在學習西方先進軍事體制和經驗上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戰鬥力已經有了很大提升。法軍面對的清軍,已經不再是過去那支只有大刀長矛的舊式軍隊了。

第二個原因,法軍也比較倒霉,遇見的對手都是清朝最為善戰的將領和軍隊。中法之戰中,清朝方面的主將劉永福和馮子材,劉永福出身於清末起義軍,他的部下以廣西天地會武裝黑旗軍為骨幹,以悍不畏死著稱。馮子材更是老當益壯的勇將,他的萃軍也是清朝軍隊中罕見的善戰之師。

第三個原因,法國軍隊的戰鬥力,在歐洲列強中一直不算出色。具有浪漫氣質的法國人,能造出名聞世界的葡萄酒和美食,但貌似並不具備優秀的軍事潛質。除了在天縱奇才拿破崙時代,法軍表現尚可,此後一直乏善可陳。在二戰中,法軍與義大利軍以其糟糕的戰績多次淪為笑柄,是出了名的魚腩。

遺憾的是,由於慈禧為首的清朝君臣心虛膽怯,鬥爭意志不堅決,這次難能可貴的勝利的成果最終被葬送,清朝不敗而敗,還是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令人嘆息。

參考資料:《清史稿》《中法戰爭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自古都說「南船北馬」,元朝水師為什麼卻能屢次打垮南宋水師
明朝一個江南女子在旅店牆上寫了首詩,為何會引起外國人很大興趣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