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呂雉的長兄,戰功超過韓信,歷史卻遺忘了他

他是呂雉的長兄,戰功超過韓信,歷史卻遺忘了他

公元前195年6月1日劉邦駕崩長安城內的長樂宮中,新即位的漢帝劉盈孱弱,其母呂雉獨攬大權,隨著權柄日益加重、聲威日益顯赫,呂后從幕後走到台前,大肆冊封大封呂氏子弟,當時擺在朝野群臣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擁劉,二是擁呂。劉氏天子已成呂氏傀儡,雖有各地藩王拱衛,難鬧出什麼大亂子,卻也是「呂興劉弱」的大趨勢。忠於劉漢的臣子要麼被貶謫,要麼忍辱負重,待呂雉西去之日便奪權,恢復劉氏天子榮光。我們歷史印象中,秦末漢初的呂氏,唯一出名的只有呂雉,其他都是大小貓,不值一提。實際上呂氏有一個人戰功彪悍超過韓信,他就是呂雉的長兄,曾為漢朝建立出生入死的帥將,但歷史卻遺忘了他。

呂澤,史書上對他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司馬遷老先生在著作《史記》一書中未單獨立傳,只是輕描淡寫提了一下「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呂澤這人真的不重要嗎?呂澤是呂公呂文的長子、呂后的長兄,最早一批追隨劉邦的猛將,獨當一面在單父縣起義。

小小的泗水亭長劉邦能娶上呂雉這種千嬌百媚的大戶人家小姐,呂澤在這裡面發揮的撮合作用不容小覷。呂公單方面的認可劉邦是沒用的,家中長子的呂澤作用同樣關鍵。呂澤和劉邦的相遇我們無從考證,關係匪淺是一定的,劉邦因罪隱居遁於芒碭山(外界的情況全是妻子呂雉告知的),當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消息傳來,劉邦迅速佔領接管沛縣,短時間之內就繼續有數千青壯。劉邦能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不下當時項梁項羽叔侄的成就,靠的是什麼?亭長身份?交好沛縣縣衙蕭何曹參等人?四十七歲的中年人身份?整天遊手好閒積攢下的威望?個人突出的人格魅力?

有這些因素,卻不是成功起義的關鍵因素,關鍵應當是妻兄呂澤的四處奔走聯絡。說到這,就不得說說呂氏,呂公呂澤呂澤一大家子祖上背景,呂氏齊國大族也。他的功勛史書總結就幾個字「為漢將有功」。起義軍內部呂澤的地位不下劉邦,隨時都能出去單幹,是一種合伙人形式(何況兩人是姻親關係)。

因史書記載緣故,呂澤在秦末漢初的歷史差不多算是個透明人,若有若無,但我們也可以從蛛絲馬跡中找到想找的歷史真相。我們先來看看呂澤麾下勢力有哪些,據史考證(《功臣表》),漢朝初年近一半的功臣名將(河陽侯陳涓、柳丘侯戎賜、東茅侯劉釗、陳豨等)都曾在呂澤麾下就職。這股勢力之龐大可想而知。

呂澤的軍隊戰鬥力極強,人數也多於本部劉邦,但呂澤就是死心塌地跟著妹夫劉邦。楚漢爭霸的關鍵一役垓下之戰,呂澤直屬部下取得非常可觀的戰績,作為劉漢集團內部的二把手呂澤卻不見蹤跡,彷彿關乎神州百年國運的一戰和他沒有一點關係。

呂澤之功足以封王,卻只封了個「周呂侯」,還是比較後面的時候封的列侯,王爵都沒撈到,要知道當時沒有所謂的白馬之誓。若呂澤功勛足夠,劉邦想封他為王是很容易的。劉邦卻選擇較晚封他為列侯,讓很多人失望,甚至說不滿。漢初朝野有名望有高官有功勛的人,基本上都是呂澤的故吏舊交。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對於一個合格的皇帝而言,應該把所有威脅掐死在還未發生之前。漢朝初年有兩把刀,一把在劉邦手上,另一把在呂澤手上,兩位都是執刀人,勢必會發生一戰,可能在生前也可能在死後。有人會說,人都死了,哪來的戰鬥。還別說,真有。高帝八年,呂澤卒,謚「令武」,稱周呂令武侯。「武」,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呂澤死因不明,不出意外的話是乖乖就範被劉邦賜死的。呂澤死後,漢初朝野爆發波及甚廣的「廢太子」,呂澤故將陳豨毫無徵兆地起兵叛亂,明知必敗,依舊選擇開戰。很難說這不是呂澤故舊對劉邦的反擊。呂氏集團是實打實的擁「盈」(太子劉盈)派。呂澤雖死,其留下的人脈部署還在(大家願意為當年出生入死的兄弟完成心愿,反抗皇帝),這才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可見其生前勢力之大。

劉邦去世呂后掌權,呂后追尊為王,謚曰「悼武王」,悼念武王呂澤之意。諸呂之亂平定後,呂澤的事迹再一次被詳細剔除,這是史書及後人不知道呂澤死因和準確死亡時間的原因,也是少有人知道呂澤的緣故。呂澤的失蹤讓秦末漢初的許多歷史詭異起來,許多假設不能成立,陷入一種無解的死局。

漢初政治細看起來本就異常詭異,重要人物呂澤的失蹤讓它變得更加變幻莫測。

後話:我們看到的歷史,真的是真相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吉安有多人傑地靈?進士人數天下第一,狀元人數天下第二
東漢名將門下三弟子,一建立蜀漢政權,一割據四州,此名將是誰?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