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通緝令畫像和真人不像,捕快如何判斷犯人?有這三種高明手段

古代通緝令畫像和真人不像,捕快如何判斷犯人?有這三種高明手段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見城門或者一些顯眼的地方都會貼上官府的通緝令,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多數情況下,通緝令上的圖片與本人天差地別,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為何還會有很多罪犯落網呢?

其實古代信息很不發達,各地捕快緝拿罪犯就是靠上級官府下達的通緝令,不過通緝令上除了名字,年齡,性別和所犯罪行等基本要素之外,還會有畫像,即「畫影圖形」。不過捕快們並非僅靠這些基本信息緝拿罪犯,他們其實還有更高明的手段。

1.身份盤查

古代社會跟現代社會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證件,最早的身份證件就是商鞅變法時期的「照身帖」,這種帖與現在的身份證一樣,標註了本人的基本信息,如果沒有它,不僅不能住宿,就連出關都不可能。當然,還有宵禁,夜巡等,一旦遇到可疑人員,捕快就會上前盤查,如果回答不上來,就會被當做疑犯帶回官府。

2.連坐制

古代社會為了降低犯罪率,實行保甲連坐制,戶是古代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家庭單位。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設有保長,各個家庭之家相互監督,一家有犯法其餘九戶人家就會檢舉,如果沒有檢舉被發現,那麼其他人會受到牽連,正是在這樣一個制度的保證之下,犯罪之事很難會被隱藏下來,畢竟大家都不願意因為這件事讓自己受牽連。

保甲連坐制其實相當於把十戶人家集中在一個小圈子內,這既降低了圈內人犯罪的概率,同時也防止了犯罪人逃匿到圈內,因為古代人口流動有限,不同地方的風俗,口音等都不相同,外人來了很容易就會被盤查,如果回答不上來還要被請到官府,這樣一來,罪犯很難隱藏到別的地方開始新生活,他們更多的是到深山裡面落草為寇。

3.巨額懸賞

古代官府為了提高捉拿罪犯的效率,一般都會賞金,從幾十兩到上千兩不等,有人可能會覺得這賞金有些少,其實幾十兩白銀已經足夠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開銷了。一方面捕快全力追緝,另一方面還有大眾的支持,罪犯想要隱匿也是十分困難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可能某些罪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為了錢,大多數人還是會如實向官府舉報的。不過這種激勵式的舉報也會造成一些冤假案,街上一旦有可疑的人就會被舉報,被帶到官府之後很可能會被屈打成招。

所以千萬別小看了官府的一紙通緝令,就算是簡單的幾句話和一幅八竿子打不著的圖像,也照樣能夠把罪犯捉拿到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伊拉克戰爭,美軍和伊拉克雙方傷亡多少人數?差距有點大
盤點三國時期三位小人物,名氣不大,搞出的事情一個比一個轟動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