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古籍記載的那些關於交椅的故事

古籍記載的那些關於交椅的故事

漢靈帝時,從北方傳入了「胡床」,其樣子猶如矮凳,與胡床同時傳入的還有一種繩床。繩是雙足交叉的,可以摺疊,現代的馬扎。這種繩床後來也叫胡床。隋朝時,因為忌諱說「胡」字,而且這種椅子的特點是木頭的雙腳交叉,張開後才能平隱,所以改名為「交床」。明代人程大昌在《演繁露》里說:「交床以木交午為足……足交午處復為圓穿,貫之以鐵,斂之可挾,放之可坐;以其足交,故曰交床。」「交午」指中間交叉,「交午處」是指胡床腿部中間交叉的位置。到了南宋,人們便將交床改稱為交椅。

交椅有很多功能,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正史中有相關的記載,比如《三國志·魏書·魏武帝》中引用《曹瞞傳》:「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跟馬超還在打仗,有一次曹操撤退到河邊的時候,先頭部隊正在渡河,馬超突然趕到了。曹操可能是出於意外,也可能是假裝鎮定,他就坐那兒不動,「公猶坐胡床不起」,公,指曹操。最後他被隨從拉著,緊著塞進船,過了河。過河以後,曹操還說:「今天差點兒栽在這個小賊手裡。」

野史中也有一個記載。明朝陸粲在《庚巳編·劉公望氣》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鄱陽之役兩軍接戰方酣,太祖據胡床,坐舟端,指揮將士。誠意伯劉公侍側,忽變色,發謾言,引手擠上入舟。上方愕然,俄一飛炮至,擊胡床為寸斷,上賴而免。」這說的是鄱陽湖之役。鄱陽湖之役非常重要,是朱元璋的明軍跟陳友諒的漢軍最後決一死戰,有點兒像我們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如果朱元璋敗在陳友諒手裡,那麼明朝就沒有了,還叫漢朝,因為陳友諒率領的是漢軍。當時陳友諒的軍隊要多於朱元璋的軍隊。兩軍在鄱陽湖大戰,各有指揮官。明軍的指揮官就是朱元璋,他坐在小船上的一把胡床上指揮戰鬥。劉伯溫站在他身旁。

劉伯溫,在中國歷史上作為軍師一級的人物,名氣僅次於諸葛亮。這時候他忽然臉上變色,嘴裡不知道說什麼,拉著朱元璋就給塞到船艙里。朱元璋還感到很奇怪,這時候一發炮彈就打過來,把胡床打得粉碎。

這是正史和野史中都提到的交椅的一個功能,就是它在行軍打仗中都可以使用,讓為官最高者休息。所以它又叫做「行椅」,意為行動中的椅子。

交椅的第二個功能是打獵時使用。《三國志·魏書》還有一個記載,說的是曹操的兒子曹丕去打獵。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大部分都喜歡打獵,但往往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獵,而是獵戲,相當於一個非常重要的類似體育的鍛煉。同時,也是象徵性的活動,說起來有點兒像我們今天的形象工程,對激發民族鬥志有好處。

曹丕打獵,需要事先把抓來的鹿關到籠子里,等他來了再放出來,讓他打。不料底下的人一疏忽,把籠子門打開了,鹿全跑了。鹿沒了還怎麼打獵?所以曹丕大怒,坐在胡床上,拔出刀,想把所有負責此事的人全殺掉。當時的記載說:「槎桎拔,失鹿,帝大怒,踞胡床拔刀,悉收督吏,將斬之。」

由於交椅可用於打獵時攜帶,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獵椅」。當皇帝出行、打獵的時候,得有人扛著椅子,累了讓皇帝歇著,別人不能坐。在清代的宮廷繪畫中,我們可以看到打獵的康熙皇帝坐在交椅上,隨從都拿著弓箭站在他周圍。《康熙南巡圖》上也有這樣的場景:康熙在船上坐著交椅,其他人都站著。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關於交椅的描寫。《金瓶梅》第十六回,李瓶兒為了討西門慶的歡心,特地擺了一桌酒席。書上是這樣描寫的:「上面獨獨安了一張交椅,讓西門慶上坐。」表示對西門慶的尊重。久而久之,交椅就成了權力的象徵,我們常說:誰坐第一把交椅?就是這麼來的。《水滸傳》中排座次、開山寨會議,都可以看到大量交椅的描寫。這些都反映了交椅在生活中地位的改變,它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權力的象徵。

(本文由江蘇無錫@五嶽獨尊推薦,選自「古典賞石」,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精彩回放:

中國盆景歡迎您!

隨時欣的盆景展覽館

弘揚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藝!

欣賞盆景藝術,分享快樂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盆景 的精彩文章:

第三屆京津冀盆景書畫賞石藝術展盛大開幕
美國第六屆國家盆景展獲獎作品欣賞

TAG:中國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