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根本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根本路徑

旗幟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這就鮮明了鮮明地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我們黨將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問題。提出和確定這樣的主題,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民艱苦求索過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的深刻總結和嚴謹分析基礎上得出的科學判斷,標誌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尤其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推向了新境界、達到了新高度,這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力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一面旗幟,指引方向。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和思潮都進行過嘗試,資本主義道路沒有走通,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到「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的政治和知識精英都深刻感受到了國家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同時也感覺不到中國有任何希望來拯救自己。嚴復曾悲嘆道:「中國弄不好,有一天會被開除球籍。」 而在國際上,一戰打了四年,日本企圖獨佔中國;孫中山寄希望於曾經反對過袁世凱稱帝的唐繼堯、陸榮廷等西南軍人的幫助,進行護法運動,結果得出「南與北如一丘之貉」的沉痛結論。新的出路在哪裡?

歷史發展的迂迴曲折,不僅表現為沉浸在成功歡樂之中,隨之出現的卻是嚴重挫折;還表現為當局勢彷彿走到山窮水盡的暗淡地步,許多人心灰意冷之時,卻又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這種反差極大的變化,往往是人們沒有想到的。歷史的發展就是在這樣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不斷曲折前進。

正當彷徨徘徊之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如是論述到:「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由上所述,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不是那一個人單純的主觀願望,「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鬥基礎上形成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也是建立在我們黨長期奮鬥基礎上的,是由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篳路藍縷、接力探索取得的。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可以發現,對於「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這個問題,中國共產黨並不陌生。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不懈奮鬥,不斷實現偉大的歷史跨越。在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鬥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探索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中國特色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後,面對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但是,在社會主義新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對我們黨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建國之初,我們黨以蘇為師,建立起了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但在實踐中我們黨很快察覺到蘇聯模式的局限,提出「以蘇為鑒」,逐步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毛澤東《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矛盾的問題》為主要標誌,我們黨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認識。在後來的實踐中,受到「左」的錯誤思想的影響,很多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沒有很好貫徹,甚至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全局性、長期性的嚴重錯誤,使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歷程中遭到嚴重挫折。儘管探索極盡坎坷,但是我們黨取得的積極成果是極其寶貴的,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否定了「以階級鬥爭綱綱」的錯誤理論與實踐,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提出進行改革開放,並明確提出必須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發出響亮號召: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同志第一次系統地回答了在這種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到到新的科學水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並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和諧世界建設,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排除萬難、破浪前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入新的階段。7年來,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大大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領導力、號召力;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力推動我國發展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堅定不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顯著增強了我們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鞏固了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動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營造了我國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這一切都表明,黨和國家的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搞清楚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源頭及其演進,釐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就能明白,我們黨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道路的;是怎樣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巨大成就,加之新中國成立以後打下的基礎,這是它得以站得住、行得遠的重要基礎。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這一點也不容置疑。對事物的認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對社會主義這個我們只搞了幾十年的東西,我們的認識和把握也還是非常有限的,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這就要求全黨要堅定戰略定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以唯物主義辯證法分析判斷當前我國所處世情國情黨情。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是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必須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看到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在繼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堅定「四個自信」。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於實踐、來源於人民、來源於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全黨要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上增強自信,在領導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繼續開拓,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繼續推進理論創新。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建黨近98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之所以能夠以超乎尋常的膽略、毅力、智慧化解各種危局和困境,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能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能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母版,不是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基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在實踐上不斷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時代化推向前進。

建設更強大的政黨。實踐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在新時期新階段新起點,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憂患意識和擔當精神,著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決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樂觀。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這就要求全黨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各項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全黨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就一定能奮力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揪心!被高空掉落玻璃窗砸中的幼童,目前仍在昏迷…誰該為此負責?
《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他們的歌聲讓人熱血沸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