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河馬便便熏死魚?生物學家「翻案」,排泄物含硅,不排後果更嚴重

河馬便便熏死魚?生物學家「翻案」,排泄物含硅,不排後果更嚴重

去前,肯亞和坦尚尼亞交界處的漁民們發現,馬拉河中的魚總會莫名其妙的死掉,科學家實地調查後得出結論:魚是被河馬的便便熏到窒息而死的。

但是最近,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的生物學家們為河馬「翻案」了。他們在東非馬拉河的研究表明,河馬便便在東非的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喬納斯是這次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表示這次為河馬「翻案」,並不代表之前的研究出了問題。之前的結論說得沒錯,旱季河道變窄甚至斷流,河馬會聚集在仍有水的地方,便便自然也會在這些地方堆積,等到雨季來臨的時候,河水會把大量糞便帶入下流,造成下流河水的含氧量變低。

然而,這些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硅,這一物質有助於單細胞藻類,如硅藻構建其細胞壁,確保它們的生存併產生氧氣,從而為以藻類或者水生植物為食的動物們提供口糧,形成水域生態系統食物鏈。

「河馬就像是一個傳送帶,將硅從陸地運送到水中,馬拉河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硅來源於河馬留下的糞便」,喬納斯說。大多數生活在草原的大型食草類動物,它們的排泄物也含有營養物質,但是這些糞便被排放在了大草原,被土地、植物吸收。河馬則是把硅從土地帶向了河流和湖泊。

作為一種食草動物,河馬最喜歡含有硅的植物,它們一天中一半的時間用來吃,另一半時間將自己泡在水裡放空或者玩耍,伴隨著不定時的便便。

生活在馬拉河流域的河馬,每天大約會從食物中獲取800千克的硅,其中的一半通過便便排放到河水中。如果河馬的數量減少,那麼河流里的硅含量勢必會隨之降低,這將會導致硅藻以及單細胞藻類數量的下降。

更可怕的是,藍藻會大量生長,它會引起水質的惡化,甚至會導致水中氧含量降低造成魚類死亡,而它產生的毒素會危害到動物和人類的健康。這種被稱為「致命植物」的藻類,最終可能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河流中的「環境死區」。

目前,河馬數量逐年銳減,1996年到2004年,非洲河馬數量下降了20%。科學家估計,接下來的100年里,這個數字將會再下降30%。

不得不說,造成馬拉河下游魚類死亡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河水中藻類生命維繫的要素。但更重要的是,河馬是馬拉河水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如果河馬由於捕獵或者棲息地喪失而大量減少,最終將不僅僅是魚類的死亡。

你對河馬便便的兩面性是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評論,每天一點泛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知識點 的精彩文章:

不挑食的虎鯊,吃得了鯨魚,吞得下垃圾,連陸地鳥類都是舌尖美味
孤獨的美食家:三分之一的英國成年人選擇獨自進食,享受獨有時間

TAG:FUN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