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冷血動物變「熱」,海水升溫讓海洋動物無處逃逸,局部消失正發生

冷血動物變「熱」,海水升溫讓海洋動物無處逃逸,局部消失正發生

全球變暖正在讓地球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比如格陵蘭島的冰塊消融速度比21世紀初快了近4倍,全球海洋升溫的速度也比201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估計的快了40%。海洋生物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海洋動物棲息地的喪失日益嚴重,已經達到陸地動物的兩倍。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布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科學家們集中分析了大約400種靠海而生的冷血動物,包括魚類、海洋軟體動物、海洋甲殼類動物,以及海蜥蜴。事實證明,它們沒有能力適應不斷上升的海水溫度,而且它們無法像陸地動物那樣,通過「逃離」的方法躲在陰涼處或洞穴中,所以它們被暴露在了「高溫」的海水中。

由於冷血動物需要依靠周圍環境來調節體溫,相對穩定的海洋生態系統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基礎,也因此它們對海水溫度的變化極其敏感,也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雖然海洋溫度依舊遠遠低於陸地溫度,但是對這些冷血動物來說已經「太熱了」。

斯科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態學家娜塔莉亞·蓋洛是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她表示「海洋生物沒有其它地方可去,即使是躲在海帶的葉子下,溫暖的海水依舊環繞在它們的身邊」。海洋熱浪、二氧化碳污染的加劇、表層海水受熱膨脹等,都將海水溫度急劇提升。

為了評估海水變暖帶來的威脅,研究人員計算了318隻陸地動物和88隻海洋動物的「熱安全係數」,這個數值是指一個物種完全暴露在熱量中時的高溫耐受性和它的體溫之間的差值。結果表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洋生物,以及生活在中緯度附近的陸地生物,熱安全係數最小,也相對安全。

雖然對於熱帶海洋生物來說,熱安全係數為10攝氏度,但是研究中的一項數據表明,一些海洋生物在熱安全係數到達10度之前就已經滅絕了。也就是說,氣候變暖造成的「局部滅絕」已經發生,超過一半的海洋物種已經從它們的歷史棲息地消失了,溫度的微小變化足以影響海洋生物的覓食和繁殖能力。比如分布在太平洋珊瑚礁海域的紅雀魚就已經開始在某些區域消失。

有些海洋生物可以通過遷移,去更冷的海水中避暑,但是它們的選擇很少。因為,居住在水面或者大陸架附近淺水區的魚類無法遷移到深海,即使遷移成功也無法繁衍存活。比如曾經生活在北卡羅來納海岸的夏季比目魚,已經轉移到了較冷的水域,漁民們需要比以前向北多行駛近1千米才能捕捉到它們,但它們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

一些生活在淺水區的魚類是沿海地區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它們的消失會影響到人們的飲食結構。陸地動物的面臨的風險雖然比海洋生物低,但前提是它們能夠找到足夠涼爽的陰涼地,避免陽光直射。遏制全球變暖不僅是為所有野生動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也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嚴峻問題。

你對海洋物種地加速滅絕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知識點 的精彩文章:

貓咪在屁屁里養細菌,127種化合物幫它傳遞信息

TAG:FUN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