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大白鯊怕虎鯨,不僅繞道走還要躲一年,海洋爭霸哺乳動物略勝一籌

大白鯊怕虎鯨,不僅繞道走還要躲一年,海洋爭霸哺乳動物略勝一籌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虎鯨經過時,大白鯊會逃離它們的遊獵場,並且離開長達一年的時間。

海洋中的頂級食肉動物大白鯊有了新的對手,而且還未交戰就已敗下陣來。這項新研究證明,大白鯊並非站在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它不是海洋中最頂級的掠食者,這個頭銜屬於逆戟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鯨,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來自蒙特利灣水族館的高級研究員薩爾多瓦·喬根森和他的同事是在研究大白鯊時發現,每當虎鯨游弋在周圍時,鯊魚就會改變自己的遊動軌跡,並且離開自己活動範圍長達幾個月之久。

這項研究歷時十年之久,早在2009年,研究小組就在法拉倫群島東南,對17條鯊魚進行了標記。這些鯊魚生活於此,每年的9月到12月都會在這片水域的海岸附近捕獵年幼的象海豹。

然而,一旦有虎鯨出現,鯊魚們會敏銳地察覺,然後迅速離開,短時間內(至少三個月)不在出現。研究人員起初認為這一現象是偶然事件,但是在隨後的幾年裡,他們標記了多達165條大白鯊,和象海豹的死亡率,發現了這一普遍現象。

只要遇到虎鯨,即是虎鯨只是游過法拉倫群島東南,大白鯊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它們的獵場,也因此在虎鯨出現的2009年、2011年、2013年,這片水域象海豹的死亡率分別比之前一年下降了50%到60%。研究小組的成員莎拉·斯洛特認為,這是海洋生態環境平衡的自然選擇,在虎鯨「驅逐」鯊魚的幾年裡,年幼的象海豹得以生長。

為什麼鯊魚見到虎鯨要「繞道而行」呢?可以從塵封的「交戰史」上尋找答案,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記錄出現在1997,在法拉倫群島東南,漁民們親眼目睹了正在吃象海豹的大白鯊,被虎鯨殺死的慘烈場景,虎鯨先是把大白鯊撞擊致死,然後吃掉了它的肝臟。

大白鯊的肝臟是高熱量、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對於虎鯨來說是一頓難得的美味,2017年人們在南非一海灘,也曾發現過5隻肝臟被啃食殆盡的大白鯊的屍體。

大白鯊看似不可思議的防禦意識和敏銳地觀察力,事實上只是避免被捕食的本能反應,作為海洋中的大型肉食動物,它們有能力在海洋中任何區域進行捕獵活動,所以只要躲避開更為強大的「虎鯨」便可以生存無憂。

而虎鯨,作為哺乳動物的一種,它擁有發達的大腦皮層,有研究證明虎鯨腦部的解剖結構和人類相似,其智商、邏輯、甚至情感表達能力都異常出色,這也為它成為大白鯊都畏懼幾分的「海洋霸主」提供智力支撐。

你對大白鯊見虎鯨繞著走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知識點 的精彩文章:

啤酒泡沫消失得快,能不能代表酒的好壞?
他是達利最愛的數學家,晚期畫作的靈感源泉,蝴蝶效應理論奠基人

TAG:FUN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