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夏天到了,天氣炎熱,細心的媽媽不難發現,孩子吃什麼都沒胃口,口腔也容易感染了,甚至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

對於寶媽寶爸來說,小病再小,重複起來沒完,也成了大煩惱,怎麼能不擔心?

今天小編就為您支個招,不用打針吃藥,就能幫您解決寶寶的這些問題!保證您沒見過~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彝醫藥水拔罐療法是以多種彝葯(與疾病相適應的彝葯)煮沸浸泡過的竹罐、木罐為主要工具,利用彝葯煮沸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或用閃火法,使竹罐吸附在皮膚腧穴上,通過罐內負壓、彝葯等作用,造成施術部位局部皮膚充血、淤血,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產生治療效果,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而且這種拔罐療法安全簡便,刺激性持久、無創傷、痛苦小、療效穩定,尤其對小兒患者更為適用,對多種小兒疾病有治療和預防作用,可縮短病程,以減少抗生素使用及消除患兒服藥困難的困擾,從而增強小兒體質,促使疾病快速恢復。

彝醫在治療上有內治法和外治法,彝醫藥水拔罐療法是彝族醫藥中的古老傳統外治醫療方法,此法具有保衛機體、抵抗外邪;溫通經絡、祛風散寒;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平衡陰陽、調整氣血等作用。長期行腹部、背部彝醫藥水拔罐,可提高寶寶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功能。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病例

2019年6月3日,8歲的男童李某,因體質瘦弱,數年來時常感腹脹、不思飲食,容易反覆感冒、發熱、扁桃體發炎,經常輸液及服用消炎藥治療。3天前覺食欲不振加重、伴噁心、乾嘔、腹脹,即到私人診所輸液治療3天,癥狀緩解不明顯,仍不思飲食伴噁心、乾嘔,遂到雲南省彝醫醫院治未病科診治。查:咽紅,腹軟,未扣及包塊,劍突下輕壓痛,舌淡,苔薄白,脈弱。考慮為「消化不良」,給予彝醫藥水拔罐治療。

患者平躺仰卧位,先拔上脘、天樞、石門,拔罐後,使患者俯伏坐位,再取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諸穴拔罐,留罐5-10min,每日1次,起罐後,拔罐部位呈鮮紅色,罐後患者腹脹消失,經2次治療後痊癒,患兒噁心、乾嘔消失,食慾增加、腹脹未作,並囑患兒每周前來罐療1次,以提高免疫力,同時增強抗病能力。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彝醫理論

從彝醫理論上講,濁氣三條路循人體腹背一周,濁三路循行於背部,通過腦、脊髓發出的中樞和周圍神經,與內在臟器組織,外而形體組織相聯接,調控著全身的生理功能,清濁二氣出入平衡,六路暢通,免於疾病。

根據這一原理,通過對體表腧穴的彝醫藥水拔罐療法,能通人體氣路,調其氣血,使清濁二氣恢復升降出入平衡協調,臟腑生理功能恢復正常,扶正以祛毒邪,消除致病因素,使氣血流暢,營衛運行,從而讓小兒陽氣充足、精力充沛,小兒全身陰陽平衡,免於疾病,還有助於智力發育。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那麼寶寶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採用保健彝醫藥水拔罐療法,從而達到預防和保健療效呢?

1、寶寶脾胃薄弱、腸胃功能脆弱,脾胃運化功能未健全,易出現脾胃功能紊亂的各種疾病,如消化不良、體虛乏力、腹脹、腹痛、積滯、腹瀉、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2、寶寶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機體抗病能力低,易患感冒、咳嗽、肺炎、支氣管炎、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但寶寶出現高熱、抽搐、痙攣時不宜施於彝醫藥水拔罐;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不宜拔罐;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部位均不宜施術。

另外,寶寶拔罐也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拔罐後不可以立即洗澡,容易造成皮膚的二次傷害,如紅腫、水泡,皮膚髮炎,要根據拔罐後的皮膚情況而定。

2、拔罐後要注意保暖,拔罐時也要選擇在溫度適宜的室內,拔罐後,全身的毛孔處於張開狀態,寒氣很容易進入體內,易患上風寒感冒。

3、本療法是一項專業治療技術,即要辨證施治,又要掌握手法及操作流程和技巧,隨意拔罐,易損傷皮膚,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建議到正規醫院拔罐。

作者簡介

寶寶脾胃虛弱、抵抗力差……試試彝醫藥水拔罐療法

董曉燕:主治醫師,從事針灸推拿臨床工作15年(其中小兒推拿臨床工作7年),師從海派小兒推拿主要傳承人鄭明祥主任、推拿界名家王建輝主任,為海派兒科推拿第三代弟子,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海派兒科推拿分會理事。擅長運用獨特的腹部推拿、捏脊療法及穴位按摩手法、中醫針灸治療小兒各種常見病及疑難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收藏了這5個小妙招的人,關節再也不痛了
這些男女差異養生法,才是壽數過百的訣竅所在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