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涉及公共利益決策豈能「先上車後補票」?

涉及公共利益決策豈能「先上車後補票」?

今年4月底,有群眾向相關部門反映,梧州市「換樹」現象頻發,部分路段行道樹「被砍被換」,導致遮陰效果大打折扣。記者就此赴梧州展開調查。(6月22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出現「換樹」風波,主要在與缺少了聽證環節。在老百姓眼裡,並無不妥的樹木被換掉,而且公眾對此還毫不知情,難免會產生些許質疑。隨著記者的深入調查,這起「換樹」風波的真相被呈現出來。問題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然而當地卻在管理上犯了「先上車後補票」的操作錯誤,這顯然是難以承載老百姓的信任的。

固然,提高樹木成活率要考慮時節影響,但是,這並不是在未經過充分論證情況下,就率先讓項目「上馬」的理由。畢竟,項目涉及公共資源使用,公示環節是不可缺席的。遺憾的是,當地既沒有走行政程序,也沒有做到依法公示,這顯然是難以服眾的。正是如此,有關部門眼中的這項民意工程沒有贏得足夠的民意支持。

從實施情況來看,移植樹木缺少規範技術指導、移植內容不明確、補救措施沒跟進等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讓該項目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尤其是,連相關負責人都認為這種「搶工期」的做法是站不穩腳跟的,可想該項目在實施中是有多麼不規範。所以,不管怎樣,行政管理都要符合科學決策的原則,「先上車後補票」式操作還是要少一點。

如果說有「換樹」必要,並且的確時間緊急,那麼相關部門就應該採取多種途徑讓公眾知曉情況,同時開闢多元渠道收集民意反饋,然後多方論證,尋求最好的實施辦法。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即使還會存在相應問題,但都不足以削弱民意支持基礎。事實也證明,凡是儘可能公開化的管理,基本都獲得了相對寬鬆的落實環境。

總而言之,民意工程要承載民意期許。人們常說:「管理是一門平衡的藝術」涉及民生的公共決策更應如此。這起「換樹」風波再次告誡我們,無論何時,民意都應得到認真對待。接下來,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採取措施,有針對性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補缺。如此,方能贏得更多群眾的支持。

紅網 文/趙耀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基因魔剪」新系統無需斷鏈編輯基因
「邊募捐邊炫富」,輕飄飄退款就行了?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