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一提起特種部隊,諸位腦海中聯想到的,恐怕是「海豹」、「三角洲」、「SAS」之類,中國的「雪豹」也算是小有名氣。殊不知,早在我國古代,就有赫赫有名的幾隻特種部隊,縱橫無敵。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雪豹特種部隊

今天咱就說說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特種兵 北府軍 與普遍認知不同的是,最初的北府軍並非是由謝玄組建的,而是由東晉名將郗鑒所開創。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北府兵

郗鑒 郗鑒字道徽,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人,是東漢御史大夫郗慮的玄孫。郗鑒曾在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做官,並協助討平晉初時的王敦之亂和蘇峻之亂。

郗鑒這人用兵有個特點,他喜歡組織一些當地的流民,並訓練其作戰,因此而得稱號「流民帥」。(不是流氓帥……更不是帥流氓,咳咳別想多)說起這些流民,可並非大家想像中餓殍遍地、瘦骨嶙峋的難民。他們雖然常年保守戰亂之害,卻如野草一般堅韌地存活,擁有極強的生存意志和戰鬥本能。便是依靠他們,郗鑒奇襲並大敗王含,又一舉擊潰王敦的軍隊,平定了其的叛亂。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郗鑒畫像

隨後郗鑒奉命駐守京口(今江蘇鎮江),拱衛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雖然今天的鎮江可算蘇中重鎮,物產充足,但在魏晉時期,還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荒蕪之地。荒蕪到什麼地步呢?四下都是莽莽野林,甚至有猛獸棲息其中。東吳時,孫權便常來此遊獵。《吳志·孫權傳》有載:「建安二三年,權將如吳,親乘馬獵虎於庱亭,馬為虎所傷。」這一幕被吳宇森還原到了電影《赤壁》中,而當初的獵場便在京口。

京口與北方隔江相望,屬於作戰的前線。能在如此既是戰場又是野地生存的流民,無不是好勇鬥狠之徒。桓溫便曾說過:「京口酒可飲,箕可用,兵可使。」這些流民多為西晉末年避戰亂從中原遷徙而來,紮根京口晉陵(今江蘇常州)一代,在郗鑒的手下成為一支強悍的戰鬥隊伍,也是其守備京口的主要戰力。此部隊即為北府軍的前身。而京口自郗鑒及其家族多年經營之後,逐漸成為了地接金陵與三吳之間的戰略要衝。

到了晉孝武帝太元二年時,北方傳來了可怕的消息——強大的前秦帝國徹底統一了北方。凜冬將至,一場決戰已是箭在弦上。原本偏安的東晉王朝,舉國上下壓力空前,只能下詔遍尋良將與之對抗。大家族謝氏挺身而出,時任中書監、錄尚書事的謝安,舉賢不避親,推薦其初出茅廬的侄子謝玄當此重任。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謝玄畫像

謝玄,字幼度,小名羯兒,出生於陳郡謝氏家族,號稱「詩酒風流」。如若不是被謝安推舉做了武將,本該成為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才對。他爹是安西將軍謝奕,母親阮容是「竹林七賢」阮籍、阮鹹的同族,長姐謝道韞是著名的才女,以詠絮著稱。原配妻子為泰山羊氏族人,感情甚篤,曾有寄魚的佳話流傳。喪偶後,續娶譙國桓氏。

他的嫡孫便是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就是那個狂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貨。

言歸正傳,說到孝武帝排除爭議,任命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總攬江北軍事,駐守廣陵。謝玄到任廣陵後,接管了郗鑒留下的流民部隊,又從中選拔驍勇士卒如劉牢之等,建立了一支軍隊。這,便是日後無敵於天下的北府軍。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英勇作戰的北府兵

《資治通鑒》記載:「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晉書·劉牢之傳》記載:「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選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

這支北府軍除了彭城劉牢之,還有一干猛將: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晉陵孫無終等等,都是謝玄親自從民間選拔而出,皆以驍勇著稱。前文說過,北府軍的成員大都是過著刀尖上舔血的流民,又和胡人有著血海深仇,打起仗來勇不可當。與之類似的還有北方的一支流民部隊「乞活軍」,活躍在并州(今山西北部)一帶,也是戰鬥力超強,從他們的名字「亂世中乞求活命」便能看出一二。著名的殺神冉閔便出身於乞活軍。

而北府軍的得名,又源於何典故呢?根據《資治通鑒》胡三省所註:「晉人謂京口為北府。謝玄破俱難等,始兼領徐州。號北府兵者,史終言之」。太元四年,謝玄打敗後秦在淮南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於是他統帥的這支軍隊便正式稱作北府軍,又名北府兵。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古代「特種兵」東晉北府兵

從軍制來說,北府軍屬於私兵,也便是私人部隊。他們只聽從主將謝玄指揮,且主要將領都是他親自招募的,手下的兵士不是兄弟同族,就是出生入死、有著過命交情的。與之類似的還有後來南宋時的岳家軍,明朝時的戚家軍,這些私人部隊的戰鬥力,和朝廷臨時徵集的僱傭軍相比,戰鬥力完全不在一個次元。讓我們來看看北府軍的戰績吧。

太元四年時,按捺不住的前秦,終於向東晉發動了進攻。苻堅派征南大將軍苻丕率步騎七萬進攻東晉西線重鎮襄陽。為配合西線的進攻,七月,苻堅又遣兗州刺史彭超為都督,與將領俱難、毛盛等,率領步騎十萬進攻東線重鎮彭城、淮陰、盱眙。次年二月,秦軍攻下襄陽,西線潰敗,戰局對東晉極為不利,而東線的彭城也被前秦大軍打得奄奄一息…… 值此危急存亡之刻,北府軍出馬了。

謝玄親率高衡﹑何謙,派出萬餘北府兵援救彭城,兩軍戰於泗口,解了彭城之圍。之後,彭超捲土重來,又率軍六萬南下,圍晉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今江蘇高郵西),嚇得東晉滿朝文武面如土色。畢竟,此地據首都南京直線距離只有兩百多公里……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威武的北府兵

謝玄又一次帶著北府軍拯救世界了。他自廣陵發兵,親率北府軍救援三阿。在一場刺刀見紅的血戰中,北府軍拼得全勝,將敵人趕跑至盱眙,解了三阿之圍。此戰成為戰事的轉折點。六月,謝玄與田洛率領五萬北府軍,在盱眙大敗前秦軍隊。從此前秦眾見著北府軍就跑,一路逃到淮陰,再也吃不上盱眙小龍蝦了……

謝玄見有機可乘,便派遣北府軍大將何謙逆淮水而上,一把火燒了前秦建造的淮橋。前秦將領邵保被大火活活燒死,部隊只能退至淮北。謝玄又帶著何謙、戴遁、田洛等乘勝追擊,再敗前秦於君川(今江蘇盱眙北)。虎將劉牢之奮勇當先,大破前秦軍隊,搗毀戰船百餘。前秦眾將全軍覆沒,只有主將彭超一人腳底抹油得以逃脫。至此,前秦在東線的進攻計劃,被北府軍徹底擊碎,東晉的命脈也得以暫時保全。

此後發生了什麼,大家也都知道了……彭超狼狽逃回西安,報告了敗績。大BOSS苻堅哪裡能忍,怒率八十萬氐族大軍,親自征討東晉。大將苻融和慕容垂率領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一舉佔據壽陽。東晉派出謝玄為前鋒都督,領北府軍迎戰。一場事關東晉生死存亡的大戰一觸即發。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作戰中的北府兵

謝安臨危受命,以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謝琰、桓伊等人為副將,領八萬北府軍,分三路迎擊前秦軍。拔得頭籌的依然是猛將劉牢之,他披堅執銳,帶著僅僅五千北府精兵偷襲洛澗,便一舉剿滅前秦五萬軍馬,上將十員。隨後謝玄命渡過淝水乘勝追擊,苻堅畏懼北府軍勇猛,令全軍後撤,未想到一撤兵便不可收拾。加之降將朱序從中作梗假傳兵敗,頓時軍心打亂,被北府軍殺得屍體都塞滿了淝水之中。曾經自負「投鞭斷流」的前秦軍,竟被嚇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劉牢之一路收復河南、山東等河南以南的地區,甚至一度攻入黃河以北的鄴。

淝水之戰後,北府軍這支王牌部隊自然成了東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人人都想染指這支虎狼之師。謝玄因淝水之戰威名過盛,朝廷擔心其勢大,從而解除了他對北府軍的領導權。在幾經易手之後,軍權到了劉牢之手中,負責鎮壓孫恩、盧循的天師道起義軍。但之後他在征討桓玄時投降,隨後又因被桓玄打壓而反叛,最終眾叛親離的他,也只能落得個自殺的悲劇結局,也就比呂布的下場稍微好一點。所以在權力的慾望下,哪怕手握最危險的軍隊也無濟於事。

郗鑒創建的古代特種兵——北府兵

淝水之戰

劉牢之身死後,北府軍一度接近沒落,但終於在一個超級猛人手中又重新綻放。此人便是「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劉裕長居京口,原為北府軍冠軍將軍孫無終的部下,相約劉毅和何無忌等北府軍舊將,率兵在京口起兵對抗桓玄。劉裕的作戰和統帥能力,比劉牢之更強大,甚至可說是中國歷代帝王中武勇前三的存在。桓玄如何是他對手,稀里嘩啦便兵敗身亡。 此後劉裕手握北府軍,滅桓玄、平叛亂、攻南燕、討司馬休之、西定西蜀、北伐後秦,南征北戰無往不利,可說是鋒芒所向,敵莫敢當。公元420年,獨孤求敗的劉裕代晉自立,建立劉宋王朝,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代。

北府軍的勇武仍在,成為劉裕御用部隊的主力,也成為這支天下無敵的特種部隊最好的歸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