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養生不止飲食、運動……外求不如內求,內省功夫尤為關鍵!

養生不止飲食、運動……外求不如內求,內省功夫尤為關鍵!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 編 導 讀

物質生活的逐漸豐盛,讓許多人將目光從溫飽轉移至健康問題,大魚大肉、缺乏運動是許多人都知道要避開的健康「雷區」。然而,健康生活真的就只在於飲食、運動之類的嗎?

飲食致病也好,情緒致病也罷,其實都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是可以通過提前干預就能預防的。但在許多人心裡,好像健康只與醫生有關,生病了找醫生就好了。

在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老中醫》里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醫生,我的這條命就交給您了」。這話乍聽沒什麼,但細思恐極,難道自己的生命不應該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嗎?

一位 40 多歲的女性在身體不適一段時間後去醫院檢查,結果查出乳腺癌。她堅稱,醫生檢查結果有誤,因為自己飲食、運動等方面都很講究,也沒有遺傳史。

醫生再次為其診斷後告訴她,其實乳腺癌的發生與情緒也有很大關係。經醫生這一提醒,她恍然想起自己總是胡思亂想,事情繁雜而壓力過大,經常情緒不佳……萬萬沒想到,讓自己患癌的主因竟然是情緒

未病先防,須內省的功夫

也許有人會疑惑,我又不是醫生,我怎麼能掌握自己的健康呢?其實人體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構造,它會通過諸如不經意的嘆氣、嗜睡等提示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了。

「預防大於治療」,當我們經常關注於自己的起心動念、做事法則,內觀五臟六腑、氣血流動時,就能及早發現疾病的苗頭,並通過合理的手段,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而這就需要內省的功夫

內省,簡單來講,就是養成與自己對話、觀察內在的習慣。「吾日三省吾身」,如果身體有問題,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哪些因素是可以避免、控制的。內省的重點是關注內在自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吃多了,吃得油膩了?有什麼想不開的事可能導致自己最終生病?因何動怒?能不能使心緒平和下來?

往往,人們最不了解的是自己,因為眼睛經常看向外面,不習慣向內在去觀察。通過內省的方式,可以真切了解到自己當下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並及時做出調整。

情緒致病,以內省「堵截」於源頭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案例,人們在健康方面往往只關注了飲食運動等身體層面,而忽略了情緒這一重要的致病因素。由於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過大,加之熬夜加班、不良生活作息,因而疾病多發。

調適壓力,能通過改變生活工作環境來實現的少之又少,更實際的是能夠在壓力之下調整心態,愉悅身心,而這同樣需要內省的功夫。

經常內省,會讓人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變得更加敏感,從而可以在情緒、念頭剛要產生時將其消化掉,如此便能很大程度上消解不良情緒,疾病便無處可生。

許多人經常有誤區,內省除了內觀,還有反省的一面,難道無論生活中與他人碰撞摩擦的問題是否因自己而起,都要反省自身,「討伐」自己嗎?其實不是的,反省是為了讓自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關鍵不在於糾結孰對孰錯,而是在這個問題出現後,客觀去分析,看看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與對錯無關,與對方也無關。

內省反觀,不妨試試靜坐

要內省,就必須讓心靜下來,但這似乎並不容易做到,由於外在壓力,許多人心浮氣躁,很難靜下心來審視自己。此時,可以試試靜坐。

靜坐不是簡單地坐著,也需要心靜。心靜既是靜坐的目的之一,也是靜坐的前提。這看似矛盾,實則在不斷靜坐練習中,漸漸達到靜坐與靜心的統一。為達到這個目的,可採取一些輔助的方法。

比如,選一處僻靜之所,光線不要太足,沒有過多的干擾,如果能在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中靜坐更好。

靜坐前最好不要吃太飽,否則容易犯困;但太餓也不利於靜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坐的姿勢可以相對隨意些,但要舒適、能保持較長時間。靜坐時注意調節呼吸,讓呼吸變得平穩規律、緩慢深長,這樣既有利於靜心,對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靜坐時最好採取腹式呼吸。嬰兒往往睡眠質量很高,這與其腹式呼吸不無關係。腹式呼吸可以改善腹腔血液循環,增強胃腸蠕動,還可使氣息通暢、綿密細微,幫助消除身心疲勞,增強免疫力。但要注意用鼻呼吸,不要用嘴呼吸。

呼吸平穩後就要調節心神,剔除散亂的思緒,注意力專一,不作他想。為了幫助完成靜坐,古人也想了很多方法。

比如,靜坐時可以焚一炷香,或者用一些香味讓人心氣平和下來;或想像一種狀態,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件事上,這樣就不容易產生諸多雜念;也可以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眉間,或者某一點,「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等心徹底靜下來後,就可以開始省察自身了。

倘若靜坐過程中心緒不能拉回,也不要太過在意,最開始練習靜坐時,會有心念跑出去,然後拉回來,再跑出去的「拉鋸戰」,時日長久,便能越來越收攝心緒了。

不同體質的夏季食療養生有哪些菜譜?

如何通過運動、按摩改善體質?

在這本書都有解答——

《 輕鬆學會體質養生 》

(點擊封面,立即購買好書)

本書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辦公室推薦讀物,經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30名醫學專家聯合審定,入選「東風工程」圖書出版項目。本書提供9 1種體質辨析、7大方面詳細指導,做您全家人的養生管家。另外,這還是一本可以「聽」的養生書,隨書贈送精華內容音頻,幫您利用碎片時間,掌握全面養生。

想利用碎片時間堅持讀書?

悅醫家移動書館是首選!

無app負擔,微信直接閱讀

單本購買,無限回看

VIP會員每天不到7毛錢

一次充值,暢讀3000餘本中醫藥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到底什麼叫做「經方」,讀完此文就徹底明白了
不補益也不溫陽,二陳湯為什麼能治心悸?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