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發達對珍珠港的偷襲,為何美國要先打德國?

日本發達對珍珠港的偷襲,為何美國要先打德國?

美國即便被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也並沒有喪失理智,對於發起世界大戰的日本和德國。美國依然有著清晰而明顯的戰略判斷。那就是德國的威脅,要遠遠大於日本。雖然這兩個國家在偷襲珍珠港之前。他們的進攻態勢都有所減弱。如果按照誰打我,我打誰的野蠻邏輯。美國確實應該先收拾偷襲珍珠港的日本。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戰略導向是至關重要的。美國也並不傻,要想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先看看當時國際局勢是怎樣的。在1939年,德國侵入波蘭二戰的序幕正式拉開,波蘭才遭到德國入侵之後向英法求援,英法隨即向德國宣戰,但是英法依然沒有底氣去與德國正面交鋒,因此出現了靜坐戰爭。

也正是這一再的忍讓使得波蘭被德國所佔領。這時英法美蘇聯和日本都各有各的想法,但無一例外都選擇了逃避,或者無視或者默許。因為在他們看來即便德國佔領波蘭整個歐洲戰勢依然是可以控制的。英法依然希望德國在佔領波蘭之後禍水東引進攻蘇聯。但德國接下來的舉動顯然令英法無法接受,在次年德國就佔領了丹麥和挪威正式入侵西歐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種對法國的戰略壓迫和戰略態勢使得英法無法在無動於衷。但法國依靠馬奇諾防線認為德國無法進攻法國。最終巴黎被佔領被迫進行敦刻爾克打撤退。為了迫使英國投降德國隨即對英國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

但受制於各種客觀因素和主觀條件的限制,德國並沒有將英國奈何。而此時的美國作為中立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很高,美國政府也無法直接做出有效的反制措施,只能通過正常的國際貿易幫助當時深陷危機的英法。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政府對這件事情是無視的。美國一直有著多項預案。通過對國際形勢的評判做到最初的戰略部署。但即便如此,國內如此高的反戰情緒也使得這些有價值意義的戰略部署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價值。英國消耗掉幾乎所有的外匯儲備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坐不下去了。美國的一些高級官員,已經知曉這場戰爭是躲不過去的。因此美國在1941年通過租借法向英國等國提供大量的軍事物資。當然,這是非作戰租賃的形式向英國提供的物資。

美國在二戰時期的全球戰略是清楚和明晰的,那就是不能讓法西斯集團合兵一處。一開始就確定了,逐個擊破的方針。而德國法西斯發起戰爭之後,對抗的都是歐洲強國。但即便如此,法國的投降,英國被轟炸,蘇德戰場的慘烈。都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人民心驚膽戰。這麼多的強國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依然不佔上風。如果德國法西斯得以成功。那麼,即便美國在後期大量援助,甚至出兵又有什麼意義?相比較而言,日本雖然偷襲美國珍珠港,但是日本所侵略的國家在當時實力都比較弱。而且即便日本侵佔了英國法國和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佔領了一些島嶼。

這些島嶼在當時也是英法陷入歐洲戰場是無法管理的。總的來說,在美國參戰之前雖然日本對美國有直接冒犯。但對於世界大戰的整個戰略態勢而言日本的重要程度顯然不如德國。而且日本在戰時,所佔領的一系列殖民地。都無法對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幾個國家構成直接威脅,而且美國還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凍結日本的所有海外資產包括實行石油禁運。美國最開始也希望日本知難而退。畢竟對於美國而言,日本是東方唯一一個強國,發達國家。在戰後的世界劃分當中,日本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談判對象。但是日本並沒有選擇退卻,而是將美國等國對其進行的石油資源和經濟制裁視作不友好的手段。最終發動了,珍珠港偷襲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史圖鑑 的精彩文章:

印度種姓制度究竟如何正確區分?伊斯蘭教也有嗎?
商鞅變法究竟變的是什麼?為何褒貶兩極分化?

TAG:世界史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