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7月7日,西泠拍賣2019春拍『華藏寶相 · 歷代佛教藝術專場』將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舉槌。現遴選本專場部分精品供大家先睹為快。

市場唯一一尊清代「六品佛樓」主佛之九頂佛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六品佛樓之梵華樓外景

六品佛樓是清代宮廷的重要佛堂建築,六品指的是藏傳佛教修行所必須經過的六個次第(階段),即般若品、功行品、德行品、瑜伽品、無上瑜伽品父續、無上瑜伽品母續。六品佛樓即是按照此六品內容分別供奉相應的佛像、佛經、法器及佛塔的建築。「六品佛樓」是清宮檔案中的稱呼,它的正式名稱是"妙吉祥大寶樓"。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六品佛樓基本布局圖

目前除紫禁城內梵華樓的造像保存完整外,其餘各樓或毀於戰火,或遭受人禍,現其內部擺設基本無存。造像也被後宮太監盜賣,或被軍閥明目張胆傾銷,現在國內外各大公私機構和個人收藏的「六品佛樓」佛像多為此時散佚外失的。在當今收藏市場中,「六品佛樓」銅佛像已成為諸多藏家競相求索的重要佛教藝術代表的器物,但在拍賣市場上所能見到的六品佛像以小方格內所供銅像居多,桌上的大佛像則極為罕見。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佛樓「六品主尊」及左右佛格陳設

2019西泠春拍造像藝術專場即推出一件六品佛樓中瑜伽根本的主供本尊,名為九頂佛。九頂佛是藏傳佛教修行瑜伽根本品的主尊佛像之一,九尊分別為:智慧毗盧佛、金剛界佛、度生佛、成就佛、能勝三界佛、最上功德佛、密德文殊室利佛、法界妙音自在佛、九頂佛。其中智慧毗盧佛居中,其餘八佛分別位於左右。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乾隆宮廷 六品佛樓中九尊瑜伽根本品主佛之一 九頂佛

目前已知流入市場的唯一一尊九頂佛

尺寸38cm

此尊位於瑜伽根本品部主尊的右一,為一面二臂,頭戴五葉冠,葫蘆形髮髻,耳後有束髮繒帶,寂靜相。袒露上身,肩披帛帶,下著長裙,雙手與胸前施說法印。全跏趺坐於蓮台座之上。此尊佛像是一尊典型的「六品佛樓」造像,整像以黃銅鑄造,胎體厚重,工藝精細,造型準確,裝飾典雅,氣韻生動,處處顯示出盛世王朝博大雄渾的氣勢,堪稱清代乾隆宮廷造像典範之作。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類似此次拍品的大尺寸六品佛像(六品主尊),為北牆紫檀供案上供奉之主尊。這些六品主尊造像,覆蓮瓣座的前端都有一個「大清乾隆年造」的陽鑄紀年款,但與六品小佛不同的是,這九尊主供佛其佛名和品名皆在閣樓牆上的說語條幅中敘述,並不鏨刻於造像蓮座上,沒有佛名款和品名款,體量也遠較兩側佛格之內的造像更為高大。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清代宮廷總共鑄造了8尊九頂佛,現已知的有三尊,一尊在梵華樓,一尊在故宮博物院,此尊九頂佛為已知流入市場的唯一一尊。且據傳,此尊早年出自文物公司庫房,十分的珍貴難得。

坂本五郎遞藏北魏觀世音菩薩立像

此次西泠拍賣造像專場上,有好幾件耳熟能詳的收藏大家舊藏的藝術品,其中一件北魏神龜二年的銅鎏金觀世音菩薩立像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北魏神龜二年的銅鎏金觀世音菩薩立像

來源:佐藤玄々(1888-1963年)舊藏、坂本五郎舊藏

出版:1、松原三郎《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東京 1961年?圖版74a及b

2、松原三郎《增訂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 東京 1966年?圖版79a至c

3、松原三郎《中國佛教雕刻史論》東京 1995年,卷1?圖版167a及b

尺寸:19.6cm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坂本五郎

此件拍品是佐藤玄玄舊藏,坂本五郎遞藏,並多次出版的一件不可多得的造像藝術精品。而了解坂本五郎的人可能都知道,他收藏的許多早期高古佛像,相當多的一部分都來自同一個人—佐藤玄々。佐藤玄々去世後,其畢生的大部分珍貴的造像收藏都由坂本五郎遞藏,2019西泠春拍上的這件便是其中之一。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此件北魏觀音菩薩立像頭戴蓮瓣花冠,面向飽滿,神態自若,眉目清秀, 右手舉於胸前呈說法印,左手自然下垂,手握一凈瓶。著通肩式天衣,衣紋刻畫流暢自然,雙腳立於覆蓮台座之上。蓮瓣微微向上翹起,飽滿而有張力。具有濃郁北魏氣息的舟形背光述說著他的歷史。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火焰紋背光刻畫的極其富麗細膩,繁複而不失力度。在舟形背光的後面,雕刻9尊褒衣博帶佛陀坐像,刀法生動自然。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在台座之上陰刻:「神龜二年日楊洛山上為興(造)一區宋祖楊楞後,願今平安終身供佛」銘文,明確闡釋了此尊佛像的年代。從工藝、尺寸、造型來看,這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魏造像藝術精品。

其他精品一覽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五代·銅水月觀音坐像

高:25cm

RMB: 400,000-520,000

此尊水月觀音頭梳高髻,余發披肩,頭髻正面坐一小化佛,為阿彌陀佛,這是觀音菩薩的重要標識。菩薩面相豐頤,下巴圓潤,為宋代造像的典型特徵,眉眼細長,眉間飾白毫,鼻樑挺直,小口,唇角微翹,神態安祥。觀音菩薩身材纖柔,呈遊戲姿坐于山石台座之上,這是唐末以來表現水月觀音憩於普陀山的優美姿態,菩薩俯視眾生得大自在之妙。菩薩上身袒露,胸前飾項鏈,左肩斜披聖帶,腰部刻劃纖細,下身著長裙,衣紋流暢自然垂落。曲右腿,赤足踏於台座之上,左腿自然垂於台座之下,左手作支撐,右手曲肘撐於右腿之上。菩薩身姿優美,曲線纖細,神情安祥慈悲,是典型的漢傳佛教造像,當為宋代造像中的精品。山石台座之下為四足方形底座,最下方台座有蓮花形裝飾。背光呈鏤雕的山石狀,四周好似有雲霧繚繞,富有藝術美感。整尊造像樸素中透著一種嫻靜之美。

此像以青銅合金分體鑄造,局部殘留漆金痕迹。整體造型端莊和諧,形神皆備,充分反映出宋代的審美意趣與工藝水準,將觀音菩薩普度眾生、慈悲為懷的美好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存自在觀音多為單體,如此完整的分鑄帶背光底座的自在觀音造像殊為難得。相似的宋代水月觀音可以參照安岳毗盧洞第19號水月觀音石刻、大足北山113號水月觀音石刻。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5世紀·銅釋迦立像

高:25.5cm

RMB: 180,000-220,000

此尊釋迦牟尼佛立像頭頂螺發,髮髻高挽,修眉杏目,眉間有白毫,雙眼略向下視,直鼻,唇微張,下顎微收,耳垂碩大下垂,典型西域面容。佛像身披袈裟,衣褶貼身直掛,左手持物,左手結說法印,赤腳立於方形束腰台座上。其身後頭光於背光連為一體,刻麥穗紋,背光邊緣紋飾凸顯,具有濃厚的犍陀羅地區造像特色。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五代·銅金剛總持菩薩坐像

高:9cm

RMB: 170,000-200,000

五代的銅質佛像流傳至今者極為少數。拍品為一尊觀音坐像,有高高的髮髻,本應有冠,面部飽滿,眉眼雕刻刀法利落乾脆,面相有晚唐佛像的風采。佛像全跏趺坐,手持金剛鈴和金剛杵。所配瓔珞和衣紋,包括向兩邊上翹的衣袖,具有吳帶飛袖的樣式風格,屬於五代時期北方地區的造像,因此該拍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17世紀·銅止貢巴坐像

高:32.5cm

RMB: 300,000-400,000

Anna Mmaria Rossi & Fabio Rossi舊藏

出版:《向神聖者致敬:西藏精神導師的肖像》

此尊上師造像,是市場上屈指可數的止貢巴造像的傑作。止貢巴頭戴折沿博多帽,前方飾日月圖案,象徵佛光普照,帽沿上細密的連珠粒粒可數。這種僧帽常見於藏傳佛教噶舉教派中,尤其是其中的止貢噶舉和竹巴噶舉兩派。大師額頭寬廣,面容圓潤,雙眉如絲,斜入鬢角。雙目細長,宛如柳葉,顯得慈祥而有神。鼻樑挺拔,雙唇微抿。塑造出大師青春俊美的容顏,嘴角露出的笑意,映射著內心的寧靜與安祥。

大師衣著豐富,紋案精美。內著交領坎肩,領口飾穀粒紋和魚籽紋,這都是流行於元代和明代早期的紋樣特徵。中間著袒左式袈裟,最外層披外僧氅。袈裟和僧氅皆以魚籽紋為底,並刻畫圖案。袈裟衣邊飾細密的幾何紋,袈裟上鏨刻祥雲花卉。還有象徵轉輪聖王七政寶的七珍,正面可以看見的有國王耳飾、王后耳飾、犀角、十字等等,蓮台之上平鋪的衣服中間可以清晰的看見一顆吉祥法螺。僧氅的祥雲圖案細膩而精美,這些圖案寓示大師在政教兩個方面的偉大功績。衣紋自然流暢,表現出織物的柔軟質感。大師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觸地印。雙腿結跏趺端坐於蓮花寶座上,如同佛陀成道時的姿勢。軀體偉岸挺拔,四肢厚實有力,凸顯出非凡的氣質。雙手圓潤靈動,手指關節、指甲等細節刻畫的一絲不苟。

下承單層覆蓮台座,蓮座造型穩重大氣。蓮瓣挺拔,飽滿勁秀;蓮瓣層次豐富,瓣端翹起,內在的力量感奔涌而出。蓮瓣下方飾連珠紋,連珠碩大,珠圓玉潤,粒粒可數。造像銅質精純,胎體厚重,鑄造時更要費工費料,遠非一般造像可比。封底裝藏保存完好,封底板中央刻有卍字元。封底上常見的圖案是羯磨杵,此封底顯得極為特殊,與眾不同,應該像征佛法源源不斷、流傳不息。

這尊止貢巴造像工藝精美,體量巨大,題材稀少,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造像早年被英國著名的古董商 Anna mariarossi& Fabio rossi 家族收入囊中。2003年11月他們在英國倫敦舉辦了名為《向神聖者致敬:西藏精神導師的肖像》的展覽,並出版了同名圖錄,這件精美的止貢巴造像即在其中。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清·銅鎏金帝釋天坐像

高:18cm

RMB: 250,000 - 280,000

拍品銅鎏金帝釋天坐像,為四臂造型,兩臂在前胸,握金剛鈴和金剛杵,另兩臂在側方,結說法印。佛像自在坐,開相雍容和善,頭頂髮髻高挽,帶五葉寶冠,著坎肩,衣帶輕盈飄散。底座上部刻三層連珠紋,實為少見,下接單層覆蓮紋,做工精巧。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宋·銅行爐

高:29cm

RMB: 320,000-400,000

拍品為一件宋代行爐,以蓮花為原型精心設計,手柄纖細,帶著弧度過渡到柄端點地,似蓮莖般纖而有韌勁。柄連接著的一大一小雙爐體都做成蓮蓬,一個和爐蓋一體製成含苞待放的蓮,一個是切平的爐蓋鏤孔,蓋上飾童子跪坐,多層蓮紋瓣尖外翻,雙線勾邊,典型的宋代樣式。底部是蓮葉狀底托。整器造像清新,設計新穎,代表了宋代的審美格調和生活情趣。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明·「成化年製」款蚰耳爐

高:5.4cm?口徑:11cm

RMB: 600,000-800,000

此爐敞口鼓腹,束頸,圈足,雙耳出頸曲折下收於腹部,渾厚有力,粗細富於變化,轉角圓潤。爐身線條流暢柔美,結構穩當,整體有一種黃金分割的美,很好地保留了宣德爐的器形特點。爐銅質極佳,分量沉重墜手,叩之金聲玉振。蠟茶色皮殼潤澤,精光內斂。底款為「成化年製」四字篆書,鑄後使刀精修,款字結體蒼秀,深得金石韻味。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清早期·夾紵彌勒立像

高:66cm

RMB: 350,000-500,000

此尊造像既為菩薩裝彌勒,菩薩頭戴五葉寶冠,高髻頂飾寶珠,眼瞼下垂,雙眉上挑,鼻樑挺直,雙唇微合,嘴角帶淡淡的微笑,面相端莊慈祥,表情沉靜典雅,兩莖蓮花順臂而上,齊肩綻放。花蕊上奉置象徵彌勒菩薩身份的寶瓶和法輪。身著天衣綢裙,細腰收腹,腰部細瘦極有力度,身姿優美,帔帛自雙肩對稱而下,至裙下擺處復又向上翻卷,柔曼輕婉。稍稍右傾的腰肢與身體兩側的飄帶互相呼應,動態十足。上下各有一圈連珠紋,蓮瓣飽滿立體,極為精細。具有典型的乾隆宮廷造像風格。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清康熙·乾漆夾紵金剛總持坐像

高:33.2cm

RMB: 280,000-320,000

此金剛總持夾紵製成,表面漆金已經褪去,頭戴五葉寶冠,面容慈祥,垂肩大耳戴飾耳鐺。上身袒露,戴項圈披瓔珞。雙手交於胸前,應有持物。下身穿僧裙腰系寶帶,結跏跌坐於蓮花座上。蓮瓣上部布滿顆顆寶珠,蓮座亦做工精美。整像保存完整,工藝精湛,屬難得精品。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16世紀·銅鎏金阿閦佛坐像

高:29cm

RMB: 500,000-700,000

此尊造像五官端莊,肢體比例勻稱,螺發排列緊密規整,螺髻顆粒粗大飽滿,肉髻高聳,寶珠嚴頂,額頭平正,鼻樑細直,雙眉細長,面部表情平靜,恬靜的面龐上浮現著慈悲於智慧的力量,使人望之心安。頸部刻有三道摺痕,耳長垂至肩。身穿袒右式袈裟,衣紋裝飾簡單,衣緣鏨刻花紋。薄衣貼體,衣紋垂落感自然,體現柔和之美。呈全跏趺坐,坐於束腰仰覆式蓮花座上。左手結禪定印。右手結觸地印,手指刻劃柔軟豐潤,頗為寫實。在蓮座上有一金剛杵,此為阿閦佛的象徵。蓮座寬大,蓮瓣圓潤飽滿,呈錯落式排列,並在蓮瓣頂端雕琢如意紋,上下緣飾有兩圈連珠紋。

整尊造像銅質精良,胎體厚重沉實,通體鎏金,鎏金飽滿瑩潤,金水亮麗。雕刻細膩寫實,工藝線條生動流暢,造像比例和諧,尤以佛像的肌體感刻畫細膩到位,尤其是手的姿勢,身體的坐姿,下俯的雙眼,把一尊體恤人間疾苦而又慈悲威嚴的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閦如來刻畫的淋漓盡致,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性。

市場唯一一尊九頂佛現身,西泠2019春拍佛教藝術集萃

明·銅鎏金阿彌陀佛坐像

高:37cm

RMB: 550,000-700,000

這尊造像是標準的明代中原漢傳佛教造像。造像雙手結禪定印,結全跏趺坐。頭飾螺發,肉髻圓隆高凸,頂飾摩尼寶珠,是宋元以來中原漢傳佛教常見的裝飾形式。面相方圓端莊,眼瞼低垂,目光下斂,雙目宛若未開敷的蓮花苞,俯視著芸芸眾生,神態慈祥柔和,典型的明代漢地造像面相特徵。上身著雙領式通肩大衣,下身著高束腰長裙,腰系束帶並打結,這是中原造像典型的裝束形式。衣紋採用內地傳統寫實性技法,簡潔流暢,表現出衣料較強的質感。阿彌陀佛是梵文「阿彌陀婆佛陀」和「阿彌陀庚斯佛陀」的音譯略稱,意思是「無量壽」和「無量光」,是主持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形象為雙手在趺坐的雙膝上平行疊放,稱為禪定印。阿彌陀佛受到歡迎,主要應歸功於佛經中對西方凈土的渲染。據《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是瓊樓玉宇,蓮池中寶蓮盛開,到處是奇花異卉,鳥語花香。人死後靈魂往生到那裡,有仙人歌舞奏樂,衣食供養。整尊造型端莊大方,比例舒展勻稱,胎體厚重敦實,時代風格鮮明,是明代中期中原造像中的典型作品,並且體量頗大,鎏金厚重,鏨花精美,非常難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微講堂 | 解讀清代痕都斯坦玉器
瑞士小拍放大漏!估價5萬瑞朗的銅爐,3230萬元落槌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