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印度手機產業鏈日益完善!繼整機之後,國產面板及模組廠商紛紛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手機產業鏈日益完善!繼整機之後,國產面板及模組廠商紛紛進入印度市場

6月22日,另一家顯示面板廠商天馬微電子(深天馬A)發布公告稱,為順應印度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將於全資子公司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出資7.4萬美元(約50萬元人民幣),在印度設立子公司。

天馬微電子公告截圖

天馬微電子稱,此次投資設立印度子公司有利於提升公司區域市場競爭力,有利於提升公司對印度區域客戶的快速響應能力,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進一步拓展公司海外業務。

而有分析認為,接下來天馬微電子或將會考慮在印度建顯示面板廠。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馬微電子之前,已有多家國產顯示面板或模組廠商進入印度設立子公司並建廠。

去年8月,合力泰就宣布投資約2.5億美元,將在印度安達拉邦建廠,成為印度本土第一家生產相機模塊,薄膜晶體管(TFT),電容式觸摸屏模塊(CTP)、柔性印刷電路(FPC)和指紋感測器的製造商。今年3月,合力泰正式開始建廠,僅過了100天左右的時間,6月14日就正式投產。

在去年12月,TCL集團攜旗下顯示面板子公司華星光電也宣布在印度建立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園(簡稱「TCL印度產業園」)。該項目包括華星光電模組項目及TCL電子智能顯示終端項目,華星光電印度模組項目將規劃年產出800萬片22英寸~55英寸大尺寸電視面板及年產出3000萬片3.5英寸~8英寸小尺寸手機面板;智能顯示終端項目設計生產32英寸~65英寸整機,規劃年產出600萬台TV整機,不僅服務於TCL品牌,也給印度市場其他品牌提供ODM服務。

印度政府的關稅「大棒」

自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啟動了「製造印度」(Make in India)計劃以來,印度就通過不斷提高智能手機整機的進口關稅,在印度國內提供各種優厚的投資政策,迫使海外手機廠商(主要是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投資建設手機製造廠。

除了三星、聯想此前就已經在印度設有自己的工廠之外,自2014年以來,vivo、OPPO、小米、金立、傳音、Lephone等眾多國產手機品牌廠商都開始在印度建設工廠或委外生產(富士康,偉創力、深圳MCM,聞尚、海派、與德等ODM/OEM企業在印度都已經建廠並投產)。不過,可能印度政府覺得這還不夠,依然在繼續提升手機進口關稅。

2017年12月16日,印度政府將手機進口關稅由原來的10%,提升到15%之後,2018年2月2日晚間,印度政府再次宣布,將手機進口關稅由之前的15%再次提升到20%。也就是說,如果手機廠商單純的出口手機成品到印度市場銷售,那麼成本相比印度本地生產的手機將高20%。顯然此舉將進一步迫使進入印度市場的手機廠商不得不在印度投資建廠生產或者交給印度OEM/ODM廠商生產,以降低成本。

除了調整手機整機進口關稅之外,印度政府還將手機配件的關稅也由原來的10%提升到了15%。此外PCBA、攝像頭模組、連接器等手機元器件的稅率也有提升。

此外,根據資料顯示,2019年印度政府還計劃將進一步提升顯示屏、觸摸屏、保護玻璃、馬達等零部件的進口關稅,顯然,這也必然會推動相關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進入印度投資建廠。

所以,作為顯示面板廠商、模組廠商開始紛紛進入印度設立子公司、建廠並不奇怪。而且接下來,隨著印度對應手機零部件關稅的不斷提升,將會迫使越來越多的手機產業鏈上游的零部件廠商進入印度設廠。

當然,關稅問題只是促使這些廠商進入印度設廠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相對於中國製造成本的不斷提升,印度低廉的土地成本、用工成本以及當地政府優厚的招商政策,再加上印度手機市場的快速增長,也是一個重要推力。

雖然,目前中國的手機產業鏈的完備程度和集群優勢仍然是印度所無法比擬的。不過隨著印度針對手機廠商「大棒」(提高關稅稅率) 「胡蘿蔔」(優厚的招商引資政策)的策略的不斷加碼,以及印度那仍在高速增長的龐大的手機市場的吸引,印度的手機產業鏈也正在一步步完善。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智訊 的精彩文章:

中國信通院:未來五年全球手機AI晶元市場規模將有近十倍增長
AI語音真假面:你的「聲音DNA」可能會被複制

TAG:芯智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