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比你想像的誠實?「撿錢包」實驗發現……

人類比你想像的誠實?「撿錢包」實驗發現……

或許,人們比想像中更加誠實。

近日,一項在全球40個國家開展的大型誠信實驗結果出爐。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與經典經濟學邏輯不同的是,人們撿到的錢包中現金越多,歸還錢包的可能性就越大。相關論文近日刊登於《科學》。

人類比你想像的誠實?「撿錢包」實驗發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些結果對公眾和專業經濟學家來說都是一個意外。」該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密歇根大學信息學院的Alain Cohn告訴《中國科學報》,「因為誠實對於幾乎所有社會和經濟關係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誠實常與物質利益直接衝突。我們希望通過梳理拾金不昧者/昧者的動機,對誠實與私利間的取捨進行更嚴格的評估。」

錢包「丟」了

作為經濟學家,該論文另一位通訊作者、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學教授Michel Maréchal和Cohn對誠實行為十分感興趣。

「基於誠實對社會運轉的重要性,我們想研究當有更大的經濟動機時,人們的行為是否更不誠實。」Cohn說,「當我們開始研究時,幾乎沒有可靠的方法衡量日常生活中的誠實行為。我們對誠實的了解大多來自學生實驗。實驗室實驗的一個問題是,受試者明白自己的行為是被密切觀察的。可以想像,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行為。」

因此,大約10年前,他們開始了一項完整研究,以找出誠實行為的決定因素和後果。

2013年,他們的一名學生在芬蘭做交換生。Maréchal提到,機會來了,他們要求該學生在多個公立和私立機構上交「撿到」的錢包。作為一名遊客,他表示自己在外面拐角處發現了錢包,並要求員工保管好。研究人員假設,錢包里的錢數會產生影響,即較高的盜竊動機會降低誠實行為。

但令他們吃驚的是,實驗觀察到了相反的結果。當錢包里的錢更多時,人們更願意把它放回去。「我們起初不相信這個結果,認為也許只是錢數太少了,並告訴學生把錢的數目增加兩倍,但我們又發現了同樣令人困惑的結果。」Maréchal在電話發布會上提到。

人類比你想像的誠實?「撿錢包」實驗發現……

而這個發現是一個漫長「旅程」的開始。Maréchal和Cohn希望更好地理解這個結果,也想知道這是基於特定文化,還是代表了一個更全球化的現象。

因此,基於在芬蘭的試點研究,Maréchal和Cohn對實驗設計進行了微調,並擴大到40個國家355個城市的17303個「丟失」的錢包。特別是,他們制定了標準化方案,使其在各國具有可比性。

這些「丟失」的錢包里有一把鑰匙、一份購物清單、三張相同的名片,用來識別失主並提供聯繫信息。「我們設計了錢包里的內容,讓它給人留下失主是當地居民的印象。」Maréchal說,「我們通過改變錢包里的錢數來影響偷竊的動機。要麼沒有錢,要麼是13.45美元,這會根據每個國家的購買力進行調整。」

該行為實驗的一個關鍵特徵是,研究人員沒有把錢包掉在街上,而是交給了酒店、銀行、文化機構、郵局以及警察局等機構的工作人員。因此,與其他依靠路人尋找和撿錢包的研究相比,這讓研究人員對參與研究的人有了更多控制權。

錢越多 越「安全」?

結果顯示了驚人的一致性:市民更有可能上交有錢的錢包,而不是沒有錢的。在40個國家中,有38個國家存在這一傾向。剩下的兩個國家只有小幅下降,但並不明顯。

平均而言,錢包里的錢越多,被上交的可能性會從40%增加到51%左右。而且,這一結果在不同國家都是非常明顯的,對於不同機構也適用,比如銀行、酒店等。

人類比你想像的誠實?「撿錢包」實驗發現……

而當研究人員控制其他因素時,比如收到錢包的人的年齡、性別、是否可以使用電腦,或者其他人是否目睹了這次交換,結果也一樣。

「然後,我們做了一些額外分析,以了解這種影響背後的原因。起初,我們擔心這筆錢數目不夠大,不足以在經濟上有意義,而且人們根本不會費心去偷。所以,我們把錢包里的錢增加到了94.15美元。」Cohn說。

研究人員在3個國家放置了「大額」錢包——美國、英國和波蘭,錢包歸還率甚至進一步上升到72%左右。

那麼,為什麼當錢包里的錢更多而不是更少時,人們更有可能歸還錢包呢?難道是因為人們是利他的,他們關心錢包的主人?然而,有很多研究表明,儘管人們關心別人,但他們更關心自己。

實際上,這或許是心理力量的結果。「心理力量——即不願視自己為賊,會比金錢的力量更強。」Maréchal說。

自尊更重要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項「無鑰匙處理」,即錢包里裝著同樣數量的錢,但沒有鑰匙,結果顯示失物上報率下降了不少。或許因為鑰匙對錢包的主人有價值,這也表明人們歸還錢包的部分原因確實是利他主義。

Cohn指出,關心別人、可能想要防止傷害錢包主人,可能會激勵一個人花精力去歸還丟失的錢包。現在當錢包里裝著錢時,人們心理卻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人類比你想像的誠實?「撿錢包」實驗發現……

「拿著這些錢對自我形象有潛在的威脅,也就是說,你可能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偷。基於這樣的擔憂,撿到錢包的人看到錢包里的錢越多,上交率就越高。換句話說就是,不誠實的高物質利益也增加了不誠實行為的心理成本。」Cohn說。

在後續調查中,該團隊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旨在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誠實對人的重要性更甚於金錢。同樣地,在數個實地實驗中,在錢包中加入一把鑰匙,也會令錢包的歸還率增加。研究人員表示,這證實了拾金不昧者之所以會歸還是因為他們既關心丟失錢包的人也顧及自己的形象。

Cohn強調,與大多數實驗研究不同的是,該研究涵蓋了廣泛的人群、文化和機構。此外,衡量標準與其他已知國家內外誠實行為的指標相關聯。

例如,在美國,各城市的錢包歸還率與公共腐敗和逃稅的衡量標準呈負相關。在其他國家,他們也發現了該結果與其他不誠實行為指標的相關性,比如走私程度或影子經濟的規模。「這表明,我們的研究利用了一種更廣泛的誠實感,這種誠實感可能適用於其他情境。」Cohn說。

未參與該研究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實驗經濟與政治決策研究中心的Shaul Shalvi認為,該發現反駁了經典經濟學邏輯(它提示行為僅受到私利驅使),並表示,「相反,它顯示了利他行為和希望做正確的事的心理考量可預測人的行為。」

研究人員現在希望找出為什麼不同國家的誠實程度差異如此之大。「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關聯,比如更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個人主義、更民主的國家往往有更高的誠信水平。然而,相關性並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係。所以,研究這些因素和其他因素是否會導致誠實行為的社會差異是很重要的。」Cohn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aau8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40億年前,火星早就出現了支持生命發育的條件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