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於老子《道德經》中,這是一句比較難以理解的話語,很多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到位產生了一定的誤解,今天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並且了解其深層的含義。

這句俗語是老子在觀看祭祀天地儀式後有感而發而寫的,他在祭祀中看到,很多用草編製的豬和狗,在祭祀完畢之後就被扔到一旁,無人理睬,心中有了一些觸動,寫在了自己的著作《道德經》中,後來這句話被流傳下來。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很多的人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層統治者不仁不義,把自己統治的人們當成是豬狗一類的動物,毫無人情可言,但是這並不是這句話的本意,人們只是按照自己的內心想法來理解。

今天有很多的網路小說,這些小說中的主人公也很喜歡說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顯得很熱血,以為這是在說天地不公,自己要奮起反抗但是卻根本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只是一再的誤解這句話,這樣的小說類型有很多,主人公們要逆天改變自己的命運之時幾乎都會大喊這句話。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這句話的本意是,天地是沒有感情的,在天地看來,任何事物包括人類和被那些扔掉的草編製的豬狗並沒有區別,是一視同仁的。天地不會因為乾旱而立刻為人們降雨,也不會因為人們不喜歡而不發生地震,降雨、地震、乾旱、洪水誰都沒有辦法控制,天地不會產生憐憫之情,天地是沒有感情的,從來都沒有不公正,沒有偏袒過任何東西。

天地不需要人類來拯救,相反人類需要依靠天地才能生存下去,地球從誕生至今,這個星球上面的生物迭代更換了很多,現在我們人類也只是迭代的一部分,地球從一無所有的蠻荒之地演替為現在的富饒,在這期間地球上出現過恐龍以及其他大型生物體,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強者最終也都滅絕,人類滅絕的時候,地球都不會消亡,演替與迭代會一直進行下去,不會停止。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現在來看老子的觀點,老子先生是道家學說創始人,他自己有著超脫萬物的思想,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著自己的看法,有這樣遠見的人,對於生活中的偽善,假道義都是看不上眼的,不值得讓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阻礙自己。

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們並沒有老子這樣的覺悟,他們可能一生都不會達到這樣的境界,這也許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誤解這句話的原因。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人的慾望太多,由於慾望的存在,很容易使自己內心本來的想法動搖,也會對善惡的判斷產生一定的偏移,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有一定的不同,大部分人們還是比較自私的,都有趨利避害的性質。

在《道德經》的記載中,老子說出這番話的最終目的是想要論證一個觀點,天地萬物像是一個大風箱,虛空但是不會枯竭,有它自己的程序,一動風就會出現,但是風箱最中心的軸卻不會變動,這也是在告誡人們不要被世間各種繁雜無所謂的事情所干擾,像風箱的軸一樣,守住最重要的東西,不要動搖。

古人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啥意思?有何深層含義?

到家學派的老子,在政治方面一直主張的是無為而治,很多的君主對他的主張嗤之以鼻,認為他的主張不入流,這樣根本不能夠成為超級大國,他的學說被認定為是愚弄政治,但是現在看來老子的學說很合理,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借鑒,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遙望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人說:「香椿過房,主人恐傷」,啥意思?到底是什麼講究?
一人不登高,兩人不觀景,三人不喝酒,老祖宗傳下的講究,在理嗎

TAG:遙望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