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000輛坦克進入戰場,15天損失七成,2種武器成為坦克殺手

3000輛坦克進入戰場,15天損失七成,2種武器成為坦克殺手

坦克是陸軍作戰時使用的重要武器,在戰場上可以摧毀防禦工事、對敵人陸軍士兵造成高效率殺傷,功能極為全面。隨著各國對反坦克武器的重視,坦克的剋星也越來越多,令坦克在戰爭中處境愈發艱難。其實,在二戰後期,德國已經研究出了兩種堪稱「坦克殺手」的武器,並在實戰中給予蘇聯坦克部隊重創。

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前後武器製造水平極高,即便在戰事處於逆風時也沒有停止新型武器的技術研發。從1945年初開始,兵敗如山倒的德國依然不肯接受戰敗的結局,因為難以抵擋勢如破竹的盟軍多線進攻,開始收縮防線,調動了維斯瓦集團軍全部兵力和其他主力部隊在柏林周圍大範圍鋪設防線。4月中旬,蘇聯集結了包括大量機械化部隊的兩百多萬兵力向柏林進發。

在柏林郊外的澤洛夫高地附近,早已布置好眾多防禦工事的德軍與蘇軍展開了激烈戰鬥。為了儘快攻克高地完成佔領柏林的最終目標,蘇聯直接大面積出動了坦克部隊,六百多輛坦克不顧德軍早已挖好的溝壑強行進行突破。

蘇軍很快為自己的急功近利付出了代價,德軍在高地周圍布置好的交叉火力網第一時間就對蘇聯突破的坦克造成了大量殺傷,大量研製成功不久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形成了強悍的火力覆蓋效果,強行衝鋒的六百輛蘇聯坦克以損失接近一半的代價才進入了柏林城區。

攻入柏林城區後,蘇軍本以為德軍的抵抗已經結束,立刻再次派出大規模坦克部隊增援,然而這些坦克在狹窄的城市街道中限制極為嚴重,防守的德軍在巷戰中顯然更具優勢。剩餘的德軍傾其所有,將餘下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和「坦克殺手」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都用在了這場最終決戰,蘇聯軍隊固然佔據人數、武器上的優勢,但是為了攻佔柏林還是付出了巨大代價。

據戰後統計,蘇聯在柏林戰役中一共投入了三千輛坦克,在15天的戰鬥中被摧毀了七成以上,其中絕大多數都損失在了反坦克火箭筒上,這兩種二戰中後期才研發出來的武器堪稱是「坦克殺手」。戰役中,蘇聯紅軍陣亡八萬人,二十七萬人受傷,這場歐洲戰場上的決戰可謂異常慘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趣聞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價值最高的冷兵器,乾隆 「天字十七號」曾拍出4800萬
二戰德國防空高塔,內部裝備多種武器,盟軍飛機難以接近

TAG:子曰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