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讀懂「失陪兒童」與「留守兒童」:一個孩子不該有的稱呼

讀懂「失陪兒童」與「留守兒童」:一個孩子不該有的稱呼

對於父母來說,他們最期待的日子,可能是發工資的日子;而對於遠在幾百、幾千公里外的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最期待的,是爸媽回家的日子。

一直關注兒童成長,保護兒童安全的360兒童今天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深思的話題——如何區別「留守兒童」與「失陪兒童」。一個現實痛點再一次被搬上了檯面。

什麼是留守兒童?什麼是失陪兒童?

留守兒童,作為我們國家一群十分特殊的群體,在2018年的全國婦聯數據報告中,全國17歲及以下的留守兒童已經達到了6800萬,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還在增加,他們與父母遠隔兩地,一年中見面時間沒能超過一個星期,更甚者多年也難以相聚,使孩子們連父母的模樣,也在漸漸淡忘。

他們在人生最美好的最需要陪伴的階段,過著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然而陪伴他們的,不是父母遠寄的玩具,不是微薄的生活費,而是一輩子的孤獨感。

有另外一群特殊的群體,與留守兒童有著鮮明對比又有極高的相似度,他們大多生活在城市,而父母就在孩子身邊,可孩子卻如同留守兒童一樣地生活著:父母一周七天只是為了工作;父母早出晚歸面都見不到;父母隨手的禮物與敷衍的對話;父母只面對冰冷的手機微笑......

他們缺少的陪伴不比留守兒童少,但是他們心靈受到的傷害,也不比留守兒童少。在過去被稱為「城市留守兒童」,現在360為其貼了一個新的標籤——失陪兒童。

失陪兒童與留守兒童的相同點是什麼?

儘管留守兒童與失陪兒童有著明顯的區別,比如他們更多的是生活在城市,更多是家長就在身邊,更多的只是孩子與父母的生疏感,但是不可否認的一處相同點,那就是同樣長時間的缺少父母的陪伴。

如果說留守兒童是因為迫於現實壓力導致的,那失陪兒童就是缺失人文教育導致的,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社會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養育孩子的費用只會增不會減,想要給全家人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就不得不夜以繼日努力的工作,才出現996的工作狀態,出發點是正確的,可是卻忽略了,在孩子的世界,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陪伴孩子,是一種責任

當失陪兒童再次被搬上檯面,這次360不是為了純粹引發人們的深思,而是想要憑藉自己一份力量,去改善這一局面。

讓兒童的健康成長,安全成長,一直是360做兒童手錶的初衷與願望,不奢求父母能給孩子創造多好多堅實的物質生活,孩子要的,只是想你的時候你能在;孩子要的,只是父母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用心交流;孩子要的,只是父母能對他更多鼓勵與微笑;孩子要的,只是父母能更多的表達對他的愛;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

360兒童手錶就是帶著這種安全、陪伴的理念誕生的,無論孩子在哪,多重定位時刻知道孩子位置;就算工作再忙,隨時隨地給孩子視頻通話,哪怕是一句問候;不管孩子問題多天真,智能語音問答都能一一解答。

虛無陪同的父母,錯過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長時刻,模糊了陪伴孩子與追求物質的界限,等於從精神上放棄了陪伴孩子,從現在起,別讓你的孩子失陪,抓住孩子成長的黃金時光,大膽去表達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西部數據-通過數據智能賦予更多業務智能
充電半小時續航一整天 華為P30 Pro成上班族最佳伴侶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