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產晶元的最大問題:造出來沒人買,龍芯去年才賣了約10萬顆

國產晶元的最大問題:造出來沒人買,龍芯去年才賣了約10萬顆

說起國產晶元,大家相信可以說出很多名字來,比如龍芯、兆芯、華為海思等等,但這中間除了華為海思名氣高之外,在消費者的手機上能看到外,其他的在市場上都基本見不到。

如果要論營收,那自然更加差距太大,華為海思可以做到年營收500多億,像龍芯、兆芯等基本不超過10億,龍芯去年大約在3億多元的樣子。

但如果你要說龍芯、兆芯真的很差么?也許純論性能,確實差了點,但發展到今天,龍芯、兆芯也許在性能上比不過AMD、Intel等,但在一些特定場合其實完全可以派上用場的。

但為何就是發展不起來?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不認可,造出來沒人買,華為海思之所以這麼強,是因為自己的晶元自已手機用,沒人買沒關係,自己用就能行,自己買自己的也撐起了500多億的營收了。

但龍芯,兆芯這些中國芯,一旦沒人買,就不好賣,以龍芯為例,去年才賣出了10萬顆晶元的樣子。

那麼為何不好賣呢?很簡單,那就是大部分國產晶元和主流消費市場是脫節的,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態系統,二是性能。

從生態系統來看,比如龍芯,無法支持windows系統,就需要用戶去安裝linux,而linux下的生態和windows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這些年龍芯也致力於去完善生態,但靠自己,軟體商不參與的情況下,結果大家是可以想像的。

從性能來看,龍芯到底能夠有intel多少的水準?至少落後2-3代是妥妥的,這樣的終端產品賣給誰?所以消費者不會買,連聯想這樣的整機廠商也不會買,大家買intel、AMD自然更好。

而因為這些原因,所以龍芯雖然發展了18年,但卻遠遠發展得不如海思,因為一開始註定就會是脫離主流市場的,要走一條自己即要建生態,同時又要追工藝、追性能,以追上intel、AMD,這實在是太難了,畢竟像intel、AMD已經不用考慮生態,只需要執著於工藝就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亂侃秀 的精彩文章:

美國要加征25%關稅?蘋果、微軟等廠商急了,這隻會讓我們受損
中國的房地產到底有多值錢?能不能買下整個美國的科技產業

TAG:互聯網亂侃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