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唐咸通十四年癸巳,清流大族楊涉的宅中,一個嬰孩誕生了。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楊凝式畫像

晚唐的氛圍里,這個孩子註定了是要靠文采拜相入閣的,然而在風雨飄搖里,這樣一個本來必因文采而留名百世的人,卻最終以瘋子的名號被後人誤解,批評和追捧。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韭花帖 羅振玉藏本見《百爵齋藏名人法書》(已佚)

在《舊五代史》裡邊,不過是「時人以其縱誕,有「風子」之號焉」這麼輕飄飄的一句話而已,然而背後卻是血腥的歷史和凝式苟全性命於亂世的痛苦和孤獨。

幸而還有《五代史補》向我們揭示凝式的苦痛內心。

凝式的父親,是晚唐的宰相楊涉,他也曾是一個早登科名,意氣風發的才子,而當晚唐的運祚已絕,神器更易的時候,他卻不得不背負起把玉璽移交給梁太祖的屈辱使命。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梁太祖朱溫畫像(清人繪)

而這時凝式還是弱冠之年,還不懂得、也不願意懂得政治的危險,對已經老去的父親說,「大人為宰相,而國家至此,不可謂之無過,而更手持天子印綬以付他人,保富貴,其如千載之後云何?其宜辭免之。」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夏熱帖》 紙本 手卷

這個時候,朱溫的耳目也許就在楊府的牆角。

了解過韓熙載夜宴圖背後故事的人,想必可以想見那個時代的人是怎樣的命薄如紙。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楊涉驚恐地打斷兒子的話——「汝滅吾族!」

其實楊涉心中又何嘗沒有存留儒家士大夫那捨生取義、殺身以成仁的想法,可是家族的榮耀,老母弱妻,還有幼稚年輕的兒子,逼迫著他陷於泥淖,面對著父親的驚恐,凝式默然了,可是僅僅默然就足夠么?

竊取權利過程中的人,神經往往敏感,凝式的一句話,有可能便是全家奔赴刑場的信號,於是凝式瘋了,恰如其分的瘋了,合乎統治者心意地瘋了。

凝式雖然在五代一步步做到了太子太師,卻沒有一個君主願意採納他的意見,沒有一個後生,了解他的孤獨。只是吹捧他的書法,艷羨他的盛名和高位而已。

凝式的孤獨,也存乎他書法的載體,他是多麼的希望能在後世尋求自己的解人,他不想把自己的書法留在紙上,那是脆弱的,也許羲之作品的散失給了他警醒吧,他在牆壁上寫字,他在寺廟裡揮毫,也許,他想著,牆壁總是比紙張堅固吧,就像是大地總是比士人堅強一樣。

然而諷刺的是,凝式現在留存著的書法,只有三四張他以為不會留下的薄紙,而那些牆壁和那時的榮耀和屈辱一起風流雲散了。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紙本 行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當他閑居伊、洛之間的時候,恣其狂逸,多所干忤,自居守以降,咸以俊才耆德,莫之責也。其實他是多麼希望有人來責備他的放縱,來和他一起拯救這個世俗的頹廢啊!然而他失望了。

後人眼中的凝式,是一個在半空中的虛影,是一個書家,是一個瘋子,是一個天才。

黃庭堅的這首詩,成為了後世的定評,凝式取得了書法史上無上的地位和榮光,同時也就在正史中永久的消失了。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卷》 (局部)

然而諷刺的是,即使我們否認凝式僅僅是一個書家,我們卻也不得不到凝式存留下來的書法里尋找凝式。

透過薄薄的一張紙,透過當年楊凝式手觸親寫的字跡,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一個活生生的痛苦的人。

日本語把書家真跡叫做「肉筆」,啟功先生很喜歡這個稱呼,認為比真跡來的溫暖、可親,彷彿我們可以和千載之前的書家前輩握手一樣。

那麼我們和凝式握手又能在他手中感受到什麼呢?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神仙起居法》 紙本 手卷

了解書法史的都曉得,凝式是唐宋書法承前啟後的人物,我們看《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和《夏熱帖》,這裡面的書風極類顏真卿和柳公權,十志圖跋簡直可以和魯公真跡相抗橫而無愧色。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前赤壁賦》(局部)

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吳道子)畫為洛中二絕。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蜀素帖》米芾 局部

那麼我們能從這「肉筆」之中體會到什麼呢?

盡人皆知,魯公是一位人品和書法都可以垂範千古的忠臣典範,當祿山起兵於范陽,爪牙作亂于山東,魯公身帥親兵,柱東方半壁江山,毀家紓難,救百姓於喪亂流離,他的《祭侄文稿》更是書法史上一座不可磨滅的豐碑。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祭侄季明文稿》 顏真卿 局部

然而到了凝式的時代,魯公為之獻身的大唐已經水流雲去,公權的心正則筆正也已經喪失在了馮道那群士大夫歷經五朝反以為榮的苟且中。

凝式空然有著魯公的書法,有著魯公的志向,卻只能混跡於僧侶和苟且之徒中,在魯公似的筆墨後,滿是一腔怨念和孤獨啊。

《神仙起居法》、《韭花帖》這兩帖因為有著更鮮明的個人風格,成為了後人了解凝式書法的標準。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韭花帖》 清乾隆內府藏本 無錫博物院藏

《神仙起居法》是草書,記敘古代醫學上的一種按摩法,《韭花帖》是表示朋友送來的韭花好吃的感謝,當我們看了上面一段,不免疑惑了,凝式不是一個一腔悲憤的人么?

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頹廢、不思進取、僅僅追求眷戀一點點好吃的韭花,和養生的人呢?

一個本希望能夠拯救黎民於泥淖的士人,一個本希望能夠在青史上博得讚譽的人,卻只能在紙上輕輕地寫下「謝謝你的韭花」,以及,「怎樣怎樣的養生」。

且請讀者細想,如椽巨筆卻只能寫韭花神仙,難道不是更痛苦、更孤獨么?

- end -

—版權聲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書法屋

誰知洛陽楊風子——楊凝式的歡喜與苦痛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Anna

責編丨An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臨帖,這七道工序讓你越臨越精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