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研究捕捉液體中的結構轉變

研究捕捉液體中的結構轉變

近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學院特聘教授饒峰、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張偉與合作者在《科學》上發表論文,評述了相變存儲材料的液—液轉變機制。

據介紹,相變隨機動態存儲器(PCRAM)是最具潛力的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儲器,在革新現有馮·諾依曼計算體系結構、實現人工智慧神經元計算方面已成為業界、學界的研究熱點。PCRAM最顯著的特性在於高操作速度且數據非易失性:高溫(600~700K)下,相變存儲材料可實現納秒乃至亞納秒級高速晶化;而在室溫(300K)下,非晶態數據可實現10年以上的穩定保持。這說明相變材料的過冷液相在玻璃轉變溫度Tg與熔點Tm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動力學變化,然而這種動力學反差的微觀結構起源卻始終是個謎。這是因為,相變材料快速的晶化特性致使探測其過冷液相中的結構轉變極具挑戰,需採用超快(飛秒級)時間分辨手段才能在晶化發生之前捕捉結構信息。

饒峰團隊揭示了相變存儲材料高溫、高速晶化且低溫數據非易失特性的物理本質,為設計性能更優良的新型相變材料提供了強大的實驗檢驗武器,有助於加快發展基於PCRAM的高性能通用型存儲器與類腦神經元計算器件。

(來源:《科學》 饒峰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以蟲治蟲:天敵防控草地貪夜蛾有戲
一種克服抗癌藥物的分子膠?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