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十句話,句句陰毒,狄仁傑看完冷汗直流!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十句話,句句陰毒,狄仁傑看完冷汗直流!

《羅織經》是中國古代陰謀學的一部巔峰之作,在中國厚黑學發展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這部書是武則天時期酷吏來俊臣為羅織罪名、陷害殺人而編寫的一部書,據說此書一出,世人驚嘆,多少人看了之後冷汗直流,酷吏周興臨死之時看過此書竟然不發一言,引頸受戮,就連歷史上以剛正耿直無畏著名的狄仁傑看過此書之後竟然冷汗直流,自愧不如,而來俊臣也因為此書引起了武則天的猜忌,引來殺身之禍,武則天看完此書評價: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殺機遂生。後世很多官場中人尤其是酷吏對於此書愛不釋手,時至今日,《羅織經》也被看作是陰謀學的巔峰之作。《羅織經》中有十句話充分暴露了人性的陰暗面,可以說是句句陰毒,讓人不寒而慄!

第一句: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進,遷之宜緩,速則滿矣。上有所欲,其神若親,禮下勿辭,拒者無助矣。

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屬下想要往上爬,只有通過依附順從上司的意思,最終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上司主要靠下屬的工作來成就自己的名聲,下屬如果貪求權力,那麼自然會拚命幹活,這樣的話就不要過快的提拔他,否則下屬便會不思進取,不肯拚命幹活了,上司如果想籠絡某個人,那麼就要以禮相待,否則就沒人幫助他了。

第二句: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此大害也,必絕之。

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人人都有敵人,敵人,就是與他有利害衝突,有你死我活仇恨的人,必須要分清朋友和敵人,如果不能剷除敵人就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所以對於敵人必須斬草除根,不能心慈手軟。

第三句:人皆可罪,罪人須定其人。罪不自招,密而舉之則顯。上不容罪,無諭則待,有諭則逮。人辯乃常,審之勿憫,刑之非輕,無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釋耳。人無不黨,罪一人可舉其眾;供必無缺,善修之毋違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

人人都可以給他定罪,想要陷害別人必須要明確對象,一個人的罪行不會主動暴露的,所以必須要通過檢舉揭發的形式來為其定加罪名,只要有了皇帝的諭旨就立馬逮捕,不要聽他們的辯解,如果不招就大刑伺候,如果有人在審訊過程中被打死了,就說他們是畏罪自殺,是人肯定會結黨,給一個人定罪連他的朋友親人都要想方設法為其定罪,將供狀整理的沒有破綻,這樣就可以立案了。

第四句:人異而心異,擇其弱者以攻之,其神必潰。

人不同,他們的心思就不同,選擇他們的薄弱之處進行攻擊,就必然讓他們的精神崩潰!

第五句: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如果要陷害一個人就要把這個案子做大,因為如果事情不是很大,就不會震驚世人,案件牽扯的人越多,自己的功勞就會顯現出來,君主通過這樣的手段鞏固自己的統治,臣子用這種方式來邀功領賞,雖然其中有很多冤情,但是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第六句:惟上惟己,去表求實,奸者自見矣。

諂媚逢迎君主實際上就是為了自己往上爬,如果把他的外部面孔去除掉去看他的本質就可以分辨誰是奸臣了。

第七句: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

這世間亘古不變的道理就是人不會害自己,別人卻會為了自己害你,做人的規則就是別人不寬恕自己,自己卻先寬恕了自己。

第八句:庶人莫與官爭,貴人不結人怨。弱則保命,不可作強;強則斂翼,休求盡善。罪己宜苛,人憐不致大害。責人勿厲,小惠或有大得。

老百姓別和官府作對,王公貴族不要輕易和別人結下仇怨,如果你處於社會最底層那就保命要緊,不要出頭逞強,如果身為強者就要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不要對別人太過苛刻,對自己要求嚴格,讓人同情憐憫你就不會遭受禍患,責備別人不要過於嚴厲,有時候給點小恩小惠可能會換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九句:榮所眾羨,亦引眾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削減。大仇必去,小人勿輕,禍不可伏。喜怒無蹤,慎思及遠,人所難圖焉。

如果一個人太過招搖而且榮耀加深,那麼就會引發眾人的怨恨,在上級面前要表現的心滿意足,對下屬要給予恩惠,這樣的話就不會有什麼怨恨了,不要輕視無恥小人,在別人面前不要輕易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要從長遠考慮,這樣人們就不會對你有所圖謀了。

第十句:官之友,民之敵;親之友,仇之敵,敵者無常也。榮之友,敗之敵;賤之友,貴之敵,友者有時也。

官吏的朋友,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成為了敵人,親人的朋友,在親人的仇人眼裡也自然成為了敵人,所以說敵人是變化不定的,顯達時的朋友,敗落時就是敵人;貧賤時的朋友,富貴時就是敵人,所以說朋友是暫時的。

參考文獻:《羅織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拍案驚奇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浪漫的三位詩人,狂的要死,慫的要命!專家:活該混的慘!
《雍正王朝》透露的三條官場潛規則,高手過招,勝敗只在細節!

TAG:拍案驚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