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八路軍物資匱乏,但有一樣東西管夠,其中實情令人心疼

抗戰時期八路軍物資匱乏,但有一樣東西管夠,其中實情令人心疼

眾所周知,日本自「明治維新」後改革弊政,以西方為師,國力日益強盛。在實力強大後,日本人開始學起西方列強那套侵略他國的做法,而日本侵略的首要目標就是中國。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6月,日本召開「東方會議」,此前關東軍已成功炸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日本內閣與軍部之所以一起召開這場會議,就是為了商討如何擴大對華的侵略步伐。

同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裕仁上奏,提交了所謂的「滿蒙積極政策」(即《田中奏摺》),奏摺中那句「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的厥詞,成為日本侵華策略的大致方針。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軍統帥張學良遵照南京國民政府命令,不放一槍一彈便退出東北,東三省全境淪陷,中華民族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就此展開。在這漫長的14年時間裡,中華民族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與犧牲,最終在盟軍的幫助下才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經由長徵到達陝北的工農紅軍,毅然放棄仇恨,接受國民政府改編,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旗號開赴前線,共同抵禦日本侵略者。八路軍作為抗戰時期敵後戰場的中流砥柱,不僅要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瘋狂圍剿,還要應對國民政府不撥糧撥款、缺槍少葯的難題,八路軍的物資奇缺在當時可謂是出了名的。為解決這一問題,八路軍不得不自己開辦兵工廠,生產抗敵槍支彈藥。然而由於日軍的全面封鎖和大規模掃蕩,八路軍兵工廠能夠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藥十分有限,質量通常也不過關。

既然自己生產不行,那就只能依靠戰鬥繳獲。據統計,從1937年至1940年的四年時間中,八路軍槍支繳獲與損失比依次為3:1、8:1、5:1和1:1,彈藥繳獲與損失比依次是1:3、4:1、1:8、1:4。從上述數據中不難看出,八路軍在歷次戰鬥中確實繳獲了不少槍械武器,然而所繳獲的子彈卻完全不成比例,往往一場戰鬥打下來,八路軍繳獲的子彈還沒有之前戰鬥過程中消耗的多。

不過在這一時期,八路軍有一種物資卻是隨時管夠的,那就是許多八路軍戰士的標配——草鞋。除了極少數部隊能在抗戰後期穿上布鞋,對於絕大多數戰士而言,不論是烈日炎炎還是數九寒冬,他們都是穿著草鞋與日寇作戰,奮戰在保家衛國的第一線。然而草鞋畢竟不太經磨,消耗得很快,好在許多八路軍戰士曾經經歷過長征,因此早就鍛鍊出了自己動手編織草鞋的技能,隨後又主動教給戰友。

因此在戰爭期間,戰士們最不缺的就是草鞋了,就算草鞋穿壞磨損嚴重,也能利用空閑時間給自己或者戰友重新編織一雙。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心酸,從側面體現出當時有多麼缺乏物資,抗戰的整體環境有多麼惡劣。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八路軍戰士們依然為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歷史中的細節,應當為後世所銘記。

參考資料:

《日本侵華七十年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勇武程度不遜呂布,因不得志抑鬱而終,死後劉備無法一統天下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直叫囂要脫亞入歐,那為何不廢除漢字?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