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經濟持續衰退的俄羅斯 為什麼在國際軍事領域依然能呼風喚雨

經濟持續衰退的俄羅斯 為什麼在國際軍事領域依然能呼風喚雨

在現在的俄羅斯,很難再找到過去前蘇聯時期超級大國的「威嚴」。雖然GDP並不是全面衡量一國經濟水平的唯一指標,但國土面積為1709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的GDP和國土面積僅為10萬平方公里的韓國不相上下。雖然經濟持續衰弱,但在軍事方面,俄羅斯一直是超級大國。

相對於前蘇聯時期,儘管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有所下降,但每年的國防開支依然不可小覷。此外,俄羅斯還向很多國家出口類似S400等尖端武器體系。

俄羅斯之所以能在軍事領域一直保持獨樹一幟,與其長時間的軍事技術儲備有關。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的第一指標,其規格標準依然沿用被稱為「北約標準」的西方國家標準和曾稱霸東歐的蘇聯標準。而現在的俄羅斯依然是在武器領域引領國際標準的國家。

蘇聯時期的軍工企業一般按照計劃經濟模式運營,但自1991年解體之後,俄羅斯的軍工企業開啟了各自為生的市場經濟模式。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俄羅斯的軍工企業開始積極推進武器出口。當然在前蘇聯時期,俄羅斯也曾出口過武器,但那時的出口並不是商品意義上的出口,而是作為政治、外交手段的出口,因此和軍工企業沒有太大關係。

體制在一夜之間改變之後,俄羅斯的軍工企業為了生存下去,甚至向原來的敵對國積極營銷。俄羅斯政府也為了讓這些軍工企業繼續活下去,還推出了獎勵機制。也就是從這時開始,除了會給本國安全帶來影響的武器之外,有人要,俄羅斯就賣。不管對方是誰。

客觀地說,軍工是俄羅斯從前蘇聯時期至今,唯一能在國際上持續最高競爭力的領域。一直到現在,除了農產品和天然資源之外,軍工是俄羅斯唯一能創外匯的領域。

此外,俄羅斯軍工企業的營銷策略也值得學習。可以說,俄羅斯軍工企業的國際營銷經驗是在競爭中慢慢領悟過來也不為過。仔細觀察蘇聯時期Tu-22M轟炸機和Su-27系列戰機的命名案例,就可以看出俄羅斯人的智慧。

從1962年開始部署到實戰的Tu-22,一開始的市場口碑極差。而當時的蘇聯立即開始了對這一機型的改造。隨著改良面積的不斷擴大,最後連外觀也實現了改頭換面,完全變成了新的轟炸機。改良後的戰機,除了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從外觀上很難看出與之前Tu-22的相同之處。

改到這個程度,按理來講前蘇聯應該新命名飛機的名稱及型號,但前蘇聯為了隱瞞美國,從改良初期開始就使用了衍生味十足的Tu-22M。因此到了1969年,美國很驚訝地通過衛星捕捉到了「奇怪的轟炸機」,此後還給這款飛機追加了「Backfire」的識別碼。

相反,從1985年開始部署到實戰,一直到現在還被很多國家當作主力機型使用的su-27系列卻和Tu-22是完全相反的案例。Su-27系列包括Su-27之後誕生的Su-30戰略轟炸機、Su-33艦載機、Su-34遠程轟炸機、Su-35戰機等機型。這些戰機都是以Su-27為基礎衍生出的機型。

所以一開始蘇聯曾用Su-27pu、su-27K、Su-27IB、Su-27M等命名,但此後統一更換成Su-30、Su-33、Su-34、Su-35。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能在國際市場銷售時讓買家認為這些都是完全獨立的機型。不過,雖然每個機型所擔負的任務不一樣,但確實都是Su-27的衍生品。

事實上,所有賣價都會在新品推向市場之前苦心研究新品的名稱,武器的世界也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觀察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豪廢車場?數千輛名車遭車主遺棄
谷歌去年用新聞服務賺324億元 媒體:我們也要分一杯羹

TAG:邊緣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