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創了一個篆刻流派,生前卻靠寫字刻印謀生-碑學書家鄧石如

開創了一個篆刻流派,生前卻靠寫字刻印謀生-碑學書家鄧石如

當書法歷經幾千年的發展,來到了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此之前歷朝歷代的書法家們已經把書法玩出了許多花樣。清代的書法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門派:帖學和碑學,而清朝中葉以後這兩派之間不再是平衡的關係。帖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因金石大盛則導致碑學迅速成長起來。今天我們講到的這位鄧石如便是清代碑派書法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他也是篆刻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物,開創了獨特的"鄧派"篆刻。

你別看鄧石如後來名氣很大,影響了一大批後世的篆刻家,但其實他生前的大部分時間社會地位都是很低下的。鄧石如出身於寒門,因家境貧困只在九歲那年讀過一年書,停學後依靠采樵、賣餅餌糊口。儘管如此受到祖父和父親影響的鄧石如對書法、金石、詩文發生了深厚的興趣,並有長足進步。17 歲時就開始了靠寫字、刻印謀生的藝術生涯。直到乾隆八十歲大壽的那一年,隨戶部尚書曹文植進京的鄧石如以書法響譽書壇,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也許是與其出身有關吧,嘗盡人間酸甜苦辣鄧石如的一生都保持著那種把功名利祿置於腦後而全身心地投入藝術的狀態。完全沒有那種必須"要出名"的心思,也不願意花心思去結交一些名人權貴,唯一的官場經歷便是做湖廣總督畢沅的幕友,但很快也因看不慣官場上的種種爾虞我詐而離開了。

當年鄧石如剛入京時,內閣學士翁方綱被人們視為書法宗師,於是會有很多人前去拜訪翁方綱,翁也因此而驕橫一時。但鄧石如卻從來不去登門拜訪,結果就是盛氣凌人的翁方綱極度貶抑鄧石如的書法。而鄧石如對此也並不在意,只是一笑置之。儘管因為某些原因被翁方綱所攻擊,但是鄧石如的書法真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的。比如與他同時代的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把他的書法列為"神品";當"濃墨宰相"劉墉見到鄧石如的字,拍案驚呼道:"千數百年無此作矣!";卑唐貶晉、貶顏貶柳(這個觀點很片面)的康有為,卻把他視為時代的標誌。

和許多的藝術家一樣,鄧石如的身上也發生過有意思的傳奇故事,鄧石如有一個很有名的行書《陳寄鶴書》就是和他身上的一件軼事有關:當年鄧石如養了一對據說至少有130歲高齡的仙鶴,有一天雌鶴突然去世,而巧合的是過了十幾天鄧石如的髮妻也相繼去世。在當時,難免不會引起人們的聯想。

失去了妻子的鄧石如與雄鶴只得相依為命,但實在不忍心看到孤鶴悲戚的樣子,於是鄧石如將雄鶴寄養到集賢關佛寺。不料這隻鶴卻被安慶知府看中,抓回了府中。得到消息的鄧石如即刻啟程趕回安慶,用行書寫下了這篇《陳寄鶴書》向知府陳情上書索鶴。

鄧石如為清代碑學書家巨擘,擅長四體書(指正、草、隸、篆)。其楷書並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從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與時俗館閣體格格不入,表現出勇於探索的精神。鄧石如的隸書主要從漢碑中汲取養分,篆書初學李斯、李陽冰,後學《禪國山碑》、《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石鼓文等,並以隸法作篆。

在四體書之中,鄧石如最擅長的非篆書莫屬,楷、行、草的成就次之。除書法外,鄧石如還是一位頗有影響力的篆刻家,開創了屬於兩大篆刻流派中的皖派的鄧派篆刻。後世的不少篆刻大家,諸如趙之謙、齊白石、吳昌碩等人都從他這裡學到了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藝匯 的精彩文章:

被譽為世界投資之最的銀幣,以精,純而著名,難怪深受藏者喜愛
西班牙最偉大畫家,名畫《宮娥》創作者-宮廷畫家委拉斯凱茲

TAG:中藝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