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多架殲10部署永興島,若南海有戰再也不怕鞭長莫及!

多架殲10部署永興島,若南海有戰再也不怕鞭長莫及!

作為南沙島礁吹填以前整個南海群島區域最大的島嶼,面積2.6平方公里的永興島一直都是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軍事、經濟和政治中心。在2012年三沙市成立後,永興島也成為三沙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因此對於那些過於「關注」南海問題的外國人而言,永興島也一直是重點關注對象,而在本月21日,美國的CNN就非常「及時」的表達了這種「關注」,而這次被關注的重點,則是我國部署在永興島上的殲10戰機。

被CNN拿來說事的,是以色列圖像衛星國際公司ImageSat International於19日拍攝的一組永興島衛星照片。專家分析稱,這4架殲10在這裡已經停放了至少10天,屬於長期布防,這意味著這是自2017年以來解放軍首次在永興島部署戰機,也是殲10首次出現在南海島礁機場上。

前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軍官兼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研究員彼得·萊頓說:「這可能是早期訓練部署,作為使殲10中隊準備好執行ADIZ(防空識別區)任務的一部分,這一活動可能成為新常態。」

我國部署區區四架殲10戰鬥機就讓CNN這樣的西方大媒體大動干戈,是因為永興島的地位確實意義非凡。南沙三群島中,西沙距離海南島有400多公里,中沙為近600公里,最遠的南沙更是達到了1000多公里。

這1000多公里的距離,雖然看上去也不是太遠,但對缺乏加油機和航母的我軍而言,這個距離恰好就在我陸基雙方重型戰鬥機的典型作戰半徑邊緣:以殲11為例,其典型空優掛載下的作戰半徑就是1200公里左右。這就意味著一旦我國在南沙群島與周邊諸國發生衝突,即使本土的殲11能飛到,能用在戰區空戰的時間也只有短短几分鐘。而對於殲10這種典型空優作戰半徑只有800公里不到的單發戰鬥機而言,更是鞭長莫及。

這種夠不著的窘況在1988年與越南的南沙海戰期間就遇到過一次。當時我軍航程最遠的殲8戰機的作戰半徑也就800公里多點,缺乏空中掩護的我軍非常擔心距離更近的越南人從本土起飛的蘇-22戰鬥轟炸機,最終導致沒能進一步擴大戰果,為整場戰鬥留下遺憾。

在那場戰鬥後,吸取經驗教訓的我國迅速展開了對西沙永興島的擴建工程,而其中的核心便是在1991年竣工的永興島機場。永興島距離海南島400多公里,據南沙群島600公里不到,幾乎處于海南島與南沙群島的中間位置。

即使是在如今航母已經服役的情況下,作為日常巡航的關鍵節點,作為「不沉航母」的永興島依然意以重大,畢竟南海廣闊且呈長條桌狀,通過能以永興島為落腳點,殲11這樣的雙發重型戰鬥機就能真正實現對南沙群島巡邏與掩護任務。

而此次殲10上島,意味著我國對南海諸島的制空權控制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因為蘇-27/30/殲-11系這樣的重型雙發戰鬥機價格昂貴,在我軍中也只有400多架,考慮到其它方向的需要,實際在南海方向能調動的數量非常有限。而殲10具備上島能力後,其同樣400多架的數量讓我軍在南海方向能調動的戰鬥機數量立刻翻了一倍,戰術靈活性更大。

殲10作為單發中型戰鬥機,其使用成本也比雙發重型戰鬥機低得多,這使得我國捍衛南海主權的工作在經濟上更有可持續性;另外殲10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遠距離作戰的潛力和任務彈性甚至超過了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殲-11。再加上目前已經初具規模的南海諸島礁吹填工程,依託這些島礁機場在南海上空編織一道綿密的、具備足夠縱深的空中作戰網路,使得我國實質上已經取得了南海地區的制空權。

這樣的大喜事在巴不得南海諸國與我國天天打架的西方人眼裡自然是如喪考妣,藉機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也成為CNN這些西方主流媒體的常態。但很顯然,不管這些媒體怎麼叫喚,我國捍衛自身主權的正義行動都不會受到這些媒體一絲一毫的干擾。「大篷車經過了,一群狗在狂吠;你看看那些狗,但大篷車繼續前行。」這句話用來形容此時的西方媒體,再恰當不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不磨滅的番號 的精彩文章:

神操作!民調全面落後民主黨,特朗普:炒民調專家魷魚!
繼續增兵!美國防長言論自相矛盾:暴露對伊朗真正意圖

TAG:永不磨滅的番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