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副部當選國際組織「一把手」,公布施政目標

中國副部當選國際組織「一把手」,公布施政目標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官網消息,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6月23日當選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新一任總幹事,成為該組織歷史上首位中國籍總幹事。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在191張選票中,屈冬玉獲得108張,高票當選,他將於8月1日上任。

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屈冬玉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有能力、也有責任和義務來參與全球糧農治理。我們既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又要加強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這樣的話,對於實現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正能量。

屈冬玉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團結糧農組織成員國,以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目標,實現「零飢餓」世界,進一步推進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鄉村發展。

屈冬玉

屈冬玉,漢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南永州人。他長期從事農業科研工作,具有遺傳育種博士學位,在到政府部門工作前,長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從事科研和管理工作。

2000年11月,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2001年1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2011年5月,任寧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黨組成員。2015年6月,任農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2018年3月,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他從事馬鈴薯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工作20多年,曾獲「世界馬鈴薯產業傑出貢獻獎」。1997年被評為中國農科院首批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8年當選全國青聯委員,1999年入選農業部神農計劃,2000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第一、二層次入選,2001年當選國家「863」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項目的主題專家並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獲國際合作資助10多項。

糧農組織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於1945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是聯合國系統內最早的常設專門機構,是各成員國間討論糧食和農業問題的國際組織。

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營養水平和生活標準,改進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改善農村和農民的經濟狀況,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並保證人類免於飢餓。總部在義大利羅馬,現成員共有194個成員國、1個成員組織和2個准成員。

糧農組織在亞太、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近東、歐洲等設有5個區域辦事處,在華盛頓、紐約、布魯塞爾、東京分別設有駐北美、聯合國、歐盟、日本等4個聯絡處,還設有南部與東部非洲、太平洋島、加勒比、北美、中歐與東歐等5個分區域辦事處。

此外,糧農組織還設有74個國家代表處,負責處理與100多個國家的日常事務。

總幹事如何產生

糧農組織在總幹事領導下,由秘書處負責執行大會和理事會決議,並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糧農組織在全世界共有4300名職員,其中總部2300人。

新一任總幹事任期將從今年8月1日開始,任期四年。此前,糧農組織成員國提名了五位候選人競選這一職位。

這五位候選人分別為:來自中國的屈冬玉、來自喀麥隆的梅迪·穆恩圭、來自法國的凱瑟琳·卡特琳、來自喬治亞的大衛·基爾瓦利澤以及來自印度的拉梅什·錢德。

各成員國以一國一票的方式進行無記名投票,獲多數票者即可有效當選。

糧農組織與中國

中國是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之一。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該組織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並從同年召開的第17屆大會起一直為理事國。糧農組織非常重視中國在世界農業領域中的作用,十分讚賞中國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成就。

2018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關於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聯合聲明,這是聯合國系統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明確表示支持。

作為成員國,多年來,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對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出資最大、派出專家最多、成效最顯著的國家,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引領者和貢獻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張茂才被開除黨籍:家風不正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