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29歲的張某,親手將自己1歲的孩子從6樓扔下。

而原因,僅僅是母親說了這兩句話:

娃兒,掙錢不好掙啊,你都奔三的人了,你不好好掙錢,用時一分都拿不出來。家中所有開銷都是我們拿錢,父母也上了年紀,再掙不到錢,你有什麼用嘛!

事後,張某的母親秦女士表示不理解兒子為什麼會這樣。

她從沒讓兒子吃過半點兒苦,處處為他著想,給他買房買車,還幫他照看孩子,最後數落他兩句都不行了?

其實,秦女士早該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過度縱容孩子,替孩子包辦一切,遲早會讓孩子養成脾氣大能力小的毛病。

最後孩子不但啃老,還受不了半點兒挫折,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巨嬰。

有時候,父母要學會對孩子狠心一點,適當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才會懂得,這個世界不是圍著他轉的。

適當的拒絕,能讓孩子的內心承受能力變強,將來遇到挫折時,也不會用極端的方式來應對。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來自日本的熊澤英昭就是學不會拒絕孩子,最後無奈親手殺死了44歲的兒子。

今年75歲的他,在經歷兒子的暴力毆打後,忍痛殺死了兒子。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案發當天,熊澤的兒子因為附近小學舉行運動會太過吵鬧而沖他發火,他教訓了兒子幾句,沒想到又遭到了兒子的毆打。

這時,熊澤想起了不久前報道的新聞:

一名51歲的男子持刀沖向小學生一頓亂砍,最後造成1名學生和1名家長當場喪命,17名小學生受傷。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他害怕自己的兒子將來有一天也會危害社會,於是狠心將兒子殺死。

有人說,孩子最多也就啃啃老,能壞到哪去?作為一個父親,怎麼下得去手?

可隨後,就有網友扒出熊澤兒子的推特,上面發表了很多令人後怕的言論。


既然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如果有殺人許可證,我第一個要殺的就是我媽!2018年5月,我的賬單支出了323729日元(約合人民幣兩萬元),比你們父母拚死工作賺的月薪還多,哈哈。

44歲,沒有工作過一天,毫無收入,每個月的花費卻高達2萬。

可見,熊澤在金錢上從沒委屈過兒子,但也讓兒子養成了一種畸形的金錢觀,肆意揮霍父母的錢財,且毫無感恩之心。

很多父母狠不下心拒絕孩子,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就一定想辦法給孩子買;

從不計成本,哪怕自己買不起,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弄到。

殊不知,這隻會讓孩子養成揮霍浪費的習慣,並且認為這是理所當然;

當有一天你無法滿足他的金錢需求時,就會怨恨你。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對孩子狠不下心,孩子將來就會對你狠心。

去年,年邁的丁阿婆將自己的兒子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兒子已啃老多年。

丁阿婆的兒子並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遊民,相反,他畢業於加拿大名校,是一個超級學霸。

按理說,這種名校畢業的海歸找一份體面的工作絕對不成問題;

但是,這個兒子死活都不願意出去工作,每天待在家裡打遊戲。

丁阿婆說:


他說,是我毀了他的前途,是,我有罪,我毀了他的前途。是我教育不好,樣樣都是我包辦,樣樣給現成的,他依賴慣了……

辛苦養大一個孩子,供他上學,最後卻換來孩子一句「我的前途都讓你毀了!」。

可憐嗎?

挺可憐的,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不但不知感恩,還怨恨你。

但也不可憐,因為是你造就了他現在性格。

如果不是當初你對他百依百順,讓他養成依賴的性格,現在的他就算混得再差也不會是一個不知感恩的啃老族。

過分溺愛會讓一個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哪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也不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儘管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但心理上還停留在嬰兒時期的水準。

44歲啃老族:既然生下我,就要養我到死……

有句老話說:「慣子如殺子」。

我們卻常常以愛之名,做著扼殺孩子未來的事情。

每一個啃老族,都是父母傾盡所有培養出來的巨嬰。

他們不懂得思考,也不願意思考,遇到問題只會找父母;

而父母也毫無底線地滿足他們,最後形成一種畸形的親子關係。

一個人如果想要成長,第一件事就應該是脫離父母的庇護,學會獨當一面。

而這需要父母的積極引導,適當學會拒絕孩子;

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將來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才會學著自己去思考、去解決。

愛一個人不是把全世界給他,而是教會他怎麼去認識這個世界,學會和這個世界共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棉說 的精彩文章:

當最後一隻北極熊死去:也許,我們終將見證人類末日

TAG:木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