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旗為何要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比下五旗高貴嗎?

八旗為何要分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比下五旗高貴嗎?

古代中原是宗法封建社會,做什麼都講究等級,即使上山落草為寇了,也要排個座次。所以按中原宗法封建社會思想看問題,什麼都要區分上下高低,什麼都講究等級。就滿洲八旗,因存在上三旗和下五旗之說,於是一些人就說滿洲皇族貴族都是在上三旗,一般旗人都是下五旗,把八旗看成等級劃分群體。那麼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一、為何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

那麼上三旗、下五旗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一定要說「上」三旗高於「下」五旗,但是到底是高在哪裡?估計那些堅持認為「上」三旗高於「下」五旗的人是無法答上來的。

八旗,是一統稱,嚴格說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一共是24旗。

按富察家族修譜人富察銘安先生觀點:上三旗的上,並非是上下高低貴賤的上,而是皇上的上,上三旗就是由皇上統領的三旗,下五旗的下,是針對皇上而言,是臣下的下,只是屬於不同的旗主管理。為掌握優勢,皇上統領的上三旗的人數是比較多的。對一般旗人而言,在哪個旗都是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待遇。

金世宗二十七世孫王佐賢先生就此回憶說:當我幼年時候,曾經聽過世伯伊克坦、克誠和我大舅續廉、五姐丈崇粦及雪橋師楊鍾義,曾談到這個問題。為什麼叫「上三旗」「下五旗」呢?由於清朝入關時,皇帝、皇后、太后統率前三旗,在旗檔中稱:XX佐領上XX(即指帝後之名),其餘的旗人,雖在上三旗擋案中,則一律稱:╳X佐領下XX(本人名字)。因為帝、後、太后分別在此前三旗,故稱「上」三旗。其次後五旗是: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由諸王率領所以叫「下」,這是對帝後所居之旗而言,以示尊貴為「上但並非」上三旗組織高於」「下五旗組織。

凡旗丁在旗中一律平等,」貝勒以及兵丁在旗檔中一律稱:XX佐領下XX(本人名字)因為佐領是旗最基層領隊人(滿語叫牛錄),凡在旗的旗人都在旗檔基層隊伍中列名,自天子以至兵丁,無論職稱大小,在旗籍基層中,都屬佐領掌隊。隸屬雖同但有佐領「上」、「下」之分,以示、「尊貴」與特殊和一般。滿洲男女平等均入旗籍檔案中。全民皆兵。就是皇帝,皇后、太后也不例外;仍須列入佐領隊中,而稱XX佐領「上」,一般雖是王、公、貝勒,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封彊大吏,也稱?X佐領下。在官員奏對報履歷時,必須報XX旗x扎蘭(滿語)XX佐領下某人。體制嚴明,不能忽視。

如:貝勒載濤在正紅旗滿洲旗檔中,亦屬XX佐領下載濤。

舒舍予老舍先生是正紅旗下滿洲人,XX佐領下XX。老舍所著《正紅旗下》,即是此意。

所謂的「上三旗」高於下五旗,?彼此存在尊卑之分,其實是因為帝、後、太后在「前三旗」中列名,「上三旗」中除此外的大部分人還是臣民。至於諸王所領「下五旗」中以及臣民兵丁,均列名於佐領下,故稱「下」。「上」、「下」之分即明,足見「下五旗」並不低於「上三旗」。因為凡是旗人均在旗下,權利義務一律平等。至於「錢糧」中是有等級之分的,但這等級是由本人立功大小而|定的。

二、皇帝之子都是在上三旗嗎?

關捷先生專門梳理了清朝各皇帝之子在哪個旗:

太祖努爾哈赤的子孫:

鑲紅旗:褚英子孫、代善第二子岳託子孫、阿濟格子孫;

正紅旗:代善子孫(除岳託一支外);

正藍旗:阿拜子孫、阿巴泰子孫、賴慕布子孫、多爾袞子孫、多鐸子孫;

正白旗:湯古代子孫、塔拜子孫;

正黃旗:巴布泰子孫;

太宗皇太極系:

鑲白旗:豪格子孫;

正黃旗:葉布舒子孫;

鑲紅旗:碩塞子孫;

正黃旗:高塞子孫;

鑲黃旗:常舒子孫、韜塞子孫。

世祖福臨系:

鑲白旗:福全子孫;

正藍旗:常寧子孫。

聖祖玄燁系:

鑲藍旗:允禔、允礽、允祉、允禵、允禧;

鑲白旗:允祺、允佑、允祹、允祁;

正藍旗:允祀、允禟、允祥、允禕、允祜;

正紅旗:允礻我、允禑、允禮。

世宗胤禛系:

正藍旗:弘晝。

高宗弘曆系:

正藍旗:永璜。

鑲紅旗:永璋、永琪;

鑲白旗:永璇;

正紅旗:永瑆、永璂;

鑲藍旗:永璘。

仁宗顒琰系:

鑲白旗:綿愷;

鑲紅旗:綿忻;

鑲藍旗:綿愉。

宣宗旻寧系:

鑲紅旗:奕緯;

鑲藍旗:奕;

鑲白旗:奕譞;

正紅旗:奕詥;

正藍旗:奕譓。

三、為什麼有抬旗一說?

關於歷史上為何有抬旗一說,歷史上可以查一查,主要就是後族抬旗。後族就的皇帝的后妃家族。

關於後族抬旗,據《清史稿》所載,「後」族「抬旗」始自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於康熙二年二月庚戌,崩。年二十四。原為佟氏,本漢軍,上命改佟佳氏,入滿洲。

《清史稿》原文如下: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額真佟圖賴女。後初入宮,為世祖妃。 順治十一年春,妃詣太后宮問安,將出,衣裾有光若龍繞,太后問之,知有?,謂近侍曰:「朕妊皇帝實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三月戊申(5月4日、農曆3月18日),聖祖生。聖祖即位,尊為皇太后。 康熙二年二月庚戌,崩,年二十四。初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后。及崩,葬孝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溫穆端靖崇文育聖章皇后。後家佟氏,本漢軍,上命改佟佳氏,入滿洲。後族抬旗自此始。 由此可見,漢軍入滿洲,為「抬旗」。

佟佳是滿洲八大姓之一,純女真人,源於女真夾谷氏。因為他們比較早進入遼東漢人居住區,所以被編入漢軍,這種純女真人編入漢軍旗的很多,進關後,佟佳氏也早上報自己是純滿洲,要求調入滿洲八旗,但皇帝表示知道歷史來由,但為便於控制漢軍旗,所以讓他們繼續留在漢軍旗。即使出現康熙生母家抬旗,但同宗的佟佳氏還很多,沒有抬旗,依舊是在漢軍旗。

後族抬旗,漢軍入滿洲八旗,都算抬旗,至於為什麼要抬旗?道理很簡單,滿洲人每人都要隸屬於一旗,但工作單位可以換,尤其是當官的會在不同旗之間調崗,但一般隸屬的旗是不變。這後族抬旗,主要是為管理方便,就如當京官,把配偶的戶口也調入北京,這樣是方便生活和管理。

抬旗主要是後族抬旗,抬旗不是給你調一級工資,而就是為了方便國家管理,是國家管理的需要。

既然有抬旗,那麼是否就應有相反的降旗呢?

我專門在各清朝歷史書籍中查降旗一詞,查出的降旗都是把旗子降下,沒有指變更旗屬的降旗。

四、古代滿洲平等社會,高低貴賤與旗屬、姓氏均無關

滿洲每個姓氏有分很多支,大的姓氏分好幾百支,不可能一姓一旗,一個姓氏會分屬於不同旗。甚至親兄弟就分屬不同旗,怎麼可能因為旗屬就出現高或低呢?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一書共記載了1114個滿洲姓氏,每個滿洲姓氏均有一個非常簡短的「小傳」。在這1114個滿洲姓氏之中,只有8個的小傳里,有「某某氏,為滿洲著姓」這種描述方法。這是第一次由官方統計滿洲姓氏,也是唯一的一次由官方進行滿洲姓氏的著微劃分。但也沒有提出著姓就要高,字面意義只能說這幾個姓氏知名度高一點,官方並不會為此給予不同的待遇。

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里的「八著姓」,為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覺羅氏、佟佳氏、納喇氏。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八旗滿洲氏族通譜》里明確提出了同姓不一定同宗的說法,並在同姓內的同宗支繫上均註明了「與某地某支同族」,但是在「著姓」這個稱呼上,《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是將這個稱呼授予了整個姓氏,而並非一個姓氏內的某一個支系。

八大姓之說,應屬於純民間說法,所以各種書籍里寫的不同,各地區流傳的說法也不同,根本就沒有統一的標準的說法。

《清稗類鈔》、《郎潛紀聞初筆》、《清朝野史大觀》等史料中記載的是:

1、瓜爾佳氏;

2、鈕祜祿氏;

3、舒穆祿氏;

4、納喇氏;

5、董鄂氏;

6、馬佳氏;

7、伊爾根覺羅氏;

8、輝發氏。

《嘯亭雜錄》、《沈故》 中記載的是(為9個滿族姓氏):

1、瓜爾佳氏;

2、鈕鈷祿氏;

3、舒穆祿氏;

4、納蘭氏(葉赫那拉氏);

5、董鄂氏;

6、輝發氏;

7、烏喇氏(烏拉那拉氏);

8、伊爾根覺羅氏;

9、馬佳氏。

《道咸以來朝野雜記》中記載的是「郎、關、舒、那、完、富、費、章」,即:

1、鈕祜祿氏;

2、瓜爾佳氏;

3、舒穆祿氏;

4、那拉氏;

5、完顏氏;

6、富察氏;

7、費莫氏;

8、章佳氏。

清末北京民間流傳的說法是「佟、關、馬、索、齊、富、南、郎」,即:

1、佟佳氏;

2、瓜爾佳氏;

3、馬佳氏;

4、索綽羅氏;

5、齊佳氏;

6、富察氏;

7、那木都魯氏;

8、鈕祜祿氏。

清末關外旗人中流傳的版本則為「佟、關、馬、索、齊、富、那、郎」,即:

1、佟佳氏;

2、瓜爾佳氏;

3、馬佳氏;

4、索綽羅氏;

5、齊佳氏;

6、富察氏;

7、那拉氏;

8、鈕祜祿氏。

因為我們說,滿洲傳統社會是平等的,所以官方不會刻意去給哪些姓氏以特權,即使對愛新覺羅氏也是嚴格管理,從沒有給予什麼特權。但因為考慮中原漢族傳統是封建等級社會,所以官方給出漢軍八大家的說法。

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日,雍正帝提到漢軍人才的問題,說道:

八旗漢軍勛舊大臣等子弟,因其父兄失於教導,甚乏可用之才,朕心深為憐憫。現今尚、耿、石、李、佟、祖、蔡、王諸家之子弟。無論在京在外,其年至十五歲以上、二十歲內外者,著揀選帶領引見。朕量其才器,令其學習行走,日後俾得成就,以副朕加恩造就勛舊子弟之至意。

於是乎,「尚、耿、石、李、佟、祖、蔡、王」就被稱為了「漢軍八家」。

在下達這條上諭的第二天,雍正帝又提到:

八旗內有與尚、耿、石、李、佟、祖、蔡、王等家相似者,一併查明添入。

結果漢軍各旗提出來的,「共有三十三家」,可以被稱之為「漢軍勛舊三十三家」。這三十三家,加上漢軍八家,共四十一家(內缺兩家),即為清代漢軍的主要勛舊世家,其特點,均是歸入漢軍較早,或有世爵世職,或有世管佐領,或是清初名宦。當然,這些勛舊家族,只是在提升的機會上多一些,大清朝看重的是能力。如果有能力,又屬於勛舊家族,會優先提拔。如果沒有能力,屬於紈絝子弟,那麼連是愛新覺羅家族也不會給特殊待遇,勛舊家族也不會給予額外的優待。

所以說,古代滿洲社會,形式上是平等社會,主要是做出的功績,如果沒有成績,任何姓氏或旗屬都一樣,不會給予提拔。如果做出成績,即使是包衣阿哈也一樣給予提拔。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關於《後金杜度家族人物史略及其直承後裔譜志》一書的補正
獨家收藏的一組晚清滿洲格格的照片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