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能源新現實主義影響國際油氣供需格局

美國能源新現實主義影響國際油氣供需格局

油氣資源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現代工業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近年來,國際油氣供需格局逐漸轉變,特別是自2018年以來,受能源新現實主義的影響,國際油氣供需格局正在深度調整,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在國際關係理論學界,不同的理論流派均對國際油氣供需格局進行了探討。傳統國際關係理論流派認為,主權國家政府通過建立國際能源合作關係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綜合實力較強的國家在開展經濟合作時更易受到國內、跨國行為體的制約。上述觀點在20世紀國際能源理論中佔據主流,對研究國際油氣供需格局的走向與變化有重大意義。

然而,2018年3月,美國能源部部長里克·佩里在第37屆劍橋能源周會議上提出了「能源新現實主義」(New Energy Realism),引起了國際社會關注。「能源新現實主義」的核心觀點是通過推動技術創新,實現美國的能源獨立。佩里強調,「從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技術創新讓我們明白,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煤炭清潔化利用,可以做到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兼得」。美國內政部長瑞安·津克在參會期間表示美國政府應鼓勵本國的能源生產,縮減能源審批項目的周期,加快油氣基礎設施項目的審批速度,為能源生產提供便利。

能源新現實主義基本內容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其一,主張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本國能源供應能力,實現能源獨立,降低對能源進口的依賴。其二,重視傳統化石能源,該理論認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仍將在能源結構中居主導地位,應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化石能源的清潔化利用,實現環保和能源發展的有機結合。其三,政府應大力扶持傳統能源產業,以縮減項目審批流程、提供優惠政策等為手段,使傳統能源產業重新煥發生機,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

國際油氣供需格局出現新變化

2018年國際油氣供需格局呈現出了多種變化,包括技術革命提高美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產量、國際油氣供應重心西移、國際油氣消費重心東移。

能源新現實主義的提出改變了美國的能源供需結構,挖掘了美國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保障了美國的能源安全,促使美國以更加務實的方式發展能源產業,增加了就業機會,進而帶動傳統製造業向好發展。美國奉行的能源新現實主義也促使各國重新開始審視本國的能源政策,評估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的價值,重視技術創新。

21世紀以前,受技術能力的制約,頁岩氣一直未能被充分開採利用。隨著特朗普政府鼓勵技術創新,加強對傳統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美國能源公司相繼在油氣生產技術領域取得進展,頁岩氣開發技術的突破使美國非常規油氣產量出現爆髮式增長。2018年,美國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就與頁岩氣開發和利用技術的突破密切相關。

隨著美國的油氣供應能力大幅提高,與之相對的是,傳統石油供應中心即中東地區在國際油氣供應體系中的地位與話語權受到削弱。近年來,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日均原油產量達到1090萬桶(其中頁岩油的日均產量已經超過800萬桶),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原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12.9%。天然氣方面,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美國保持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地位,2018年天然氣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20.2%,並且其未來五年增加的產量將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多,達到每日23.57億立方米,約佔全球產量增長份額的40%。

2008年金融危機後,部分西方國家受到一定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對石油的需求量下降。與此相對的是,新興經濟體受經濟危機影響較小,經濟增速保持高位,油氣消費量不斷攀升。近年來,國際油氣價格持續下跌,大大降低了新興經濟體原油購買成本,使它們能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油氣合作,帶動國際油氣消費中心向東轉移。

新興經濟體一次能源消費量開始回升,2017年同比增長2.2%,是近五年平均水平的1.6倍。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印度對原油進口的依賴仍將加速上升,此外,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對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攀升,預計到2040年,東南亞國家石油使用量將從日均470萬桶增長至日均660萬桶。在本國石油供給不足的情況下,紛紛加強了與世界主要石油供應國的貿易聯繫。

有待進一步修正

2018年以來,能源新現實主義對全球能源治理帶來了重大影響,然而,它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其有待進一步修正。

首先,能源新現實主義過於強調能源獨立,忽視了國際能源合作。它主張,美國的能源供給應通過自給自足來實現,國際石油合作機制無法保障美國的能源安全。本質上,能源新現實主義呈現「逆全球化」的基本特徵,美國希望通過「獨善其身」來保障能源安全。然而,正如學者彼特羅·尼沃拉(Pietro S. Nivola)所言:「由於國際油價受國際市場中多種因素影響,沒有一個國家甚至區域性國際組織能擺脫國際油氣格局的影響」,國際關係、國際油氣合作機制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美國逐漸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國際油氣供需格局對美國的制約程度降低,特朗普政府則以置身事外的姿態對國際油氣格局施加影響,打擊其地緣政治對手。2019年4月21日,美國宣布自5月2日起,不再對當前任何國家實施伊朗原油進口的豁免,徹底切斷伊朗的原油出口。隨著北美地區油氣生產能力的提高, OPEC國家的利益逐漸分化,油氣供應中心呈現多極化趨勢,國際原油價格出現震蕩,國際油氣供需格局走勢尚不明朗。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甚至停滯。受此影響,原本可用於能源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資本萎縮,能源消費量不斷降低。為重振經濟,吸引資本流入本國能源市場,發達國家相繼調整能源政策,其中一個共性特點是普遍加強了政府的參與程度,密切與原油供應國之間的合作聯繫。法國政府不斷加強與查德、剛果、加彭等產油國的經貿聯繫,力圖獲得穩定的原油進口來源。日本、義大利等國政府不斷加強對本國能源企業對外投資的支持。由此可見,國際油氣合作對維護本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片面強調能源獨立、忽視國際油氣合作的理論觀點過於激進。

其次,能源新現實主義注重開發傳統化石能源,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重視不足。它主張回歸傳統化石能源,兼顧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發展平衡,通過技術創新減少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忽視了新能源廣闊的發展潛力,未將新能源視為國家能源政策的重點發展領域。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能源新現實主義對新能源的重視程度不足。

近年來,由於傳統化石能源對環境造成的持續性損害,各國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如可燃冰、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資源、水資源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技術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投入經費不斷增長,研發水平不斷提高。根據2018年數據顯示,近10年來,全球風電、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的產量均成倍增長,中國的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產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隨著能源生產技術的不斷革新,世界各國對能源的開採不再局限於陸地以及容易開採的近海地區,逐步由近海、地表延伸至深海、北極地區和地殼。而美國在能源新現實主義影響下,過於強調傳統化石能源的重要性,這顯然有別於世界其他國家的能源發展趨勢。美國特朗普政府已將能源新現實主義應用於本國的能源領域,未來能源新現實主義是否具有生命力和推廣價值,尚需實踐進行檢驗。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耕讀傳家久
「三天門下半棵茶,神仙能看不能拿」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