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過於霸道,北約面臨內訌,伊朗已贏在得道多助!

美國過於霸道,北約面臨內訌,伊朗已贏在得道多助!

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將兩國推向交戰邊緣。對此《伊朗核協》簽署國決定於6月29日就局勢展開緊急磋商。中國、英國、德國和法國將同伊朗商討如何避免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失效。

實際上,這次會議直接繞開了美國。而從利益的角度看,美國也的確並非伊核協議的最大收益方。失去了核武器籌碼的伊朗對於美國而言是一個弱小的戰略對手。在這樣的局面下,強人政治的代表人物特朗普就不會放過通過常規手段施壓迫使伊朗屈服的效果。

由於在伊朗核問題解決的進程中,來自於歐洲的英法德等等國家都盡最大可能促成了協議的簽署,這使得伊朗和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出現了積極的回暖,就2016年-2017年的貿易數額來看,伊朗同歐洲的貿易額達到了數十億歐元的規模,而美伊關係未得到改善,美伊貿易也一直處於較低的層次。

由於東亞方面各個新興經濟體的此消彼長,對於美國而言,在中東實施戰略收縮已成定局。但是對於目前的美國經濟而言,中東的能源基地的定位在美國頁岩油開採真正成規模之前無可取代,這就促成了美國政府必須在中東繼續保持足夠的存在。

可是問題在於,美軍在敘利亞戰爭之中的「牆頭草」行為使得敘利亞周邊國家對於美軍的「雙重標準」十分厭惡,美國在中東增強戰略存在本質上處於一種「師出無名」的狀態。

為了扭轉頹勢,同時儘可能的加強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地位,以極限施壓的手段扼制伊朗就成為了美方選項。但問題在於,美國似乎在中東格局的考量上將博弈的雙方簡化成為了美國主導的泛阿拉伯聯盟和伊朗兩個方面,從而得出了伊朗處於絕對弱勢地位的判斷。而實際上,歐洲各國在中東的共同利益的總量遠大於目前的美國,將歐洲排除在伊朗問題之外的做法顯然過於「一廂情願」。

所以,從某個角度上說,並非歐洲各國「拋棄」或者「繞開」美國同伊朗進行談判,而是中東利益蛋糕中美國利益本就是小部分。美歐矛盾如今已從歐盟與北約內部,擴大到了美歐外交的各個方面。

對於歐洲而言,美國在中東生亂的目的也是昭然若揭——在上世紀90年代歐洲經濟剛出現復興之際,科索沃戰爭打響,歐洲經濟為之一頹;而多年的敘利亞戰爭帶來的難民問題使得歐洲國家內部矛盾被再次激化。美國如果一意孤行將伊朗問題激化,戰場上的勝利果實恐怕彌補不了美歐之間的再度加大的隔閡。

反過來說,沒有北約歐洲盟友的幫助,美國想依靠沙特等阿拉伯盟友的幫助,對伊朗發動戰爭,恐怕比伊拉克戰爭要難上數倍。而伊朗已經贏在對歐、對俄,乃至對華關係上的「得道多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線防務 的精彩文章:

12萬大軍拿下伊朗?美軍專家唱衰自己:夠嗆!
美咬定伊朗襲擊油輪,沙特跟風點火,難道忘了自己也有嫌疑?

TAG:前線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