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澤鄉起義後,大多數人只知陳勝兵敗被殺,其實吳廣下場更慘

大澤鄉起義後,大多數人只知陳勝兵敗被殺,其實吳廣下場更慘

秦朝末年,陳勝與吳廣在大澤鄉發動了起義,這拉開了殘暴的秦王朝滅亡的序幕。《史記》都把陳勝、吳廣列入傳略,可見他們的功績一樣大。他們領導中國第一次農民起義,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前人不敢說出的話。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稱王,改國號為「張楚」,所以世人對陳勝的了解,可能比吳廣要高。其實在這次起義的時候,這兩個人起的作用差不了多少,吳廣不僅為這次起義出謀獻策,還幫助陳勝殺死押解隊伍的都尉。

在起義之前,陳勝曾經給人家當長工耕田,有一次在田畔高地休息,他說過兩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苟富貴,毋相忘」。那麼陳勝起義稱王之後,他是怎麼樣對待過去一起戰鬥的朋友呢?

陳勝領導起義打了幾次勝仗,先打下陳縣之後,便急忙稱王。當然他也封吳廣為假王。從這一點做法來講,陳勝還是夠仗義的。他曾經說過「苟富貴,勿相忘。」畢竟一個團隊裡面呢,不可能有兩個頭頭,吳廣的假王,就相當於起義軍當中的第二大人物,地位僅次於大王。

不過陳勝不是對待每一個舊部下都那麼好。例如有一個以前的老友同鄉聽說他稱了王,便從老家趕來投奔他,哪裡想得到他根本見不著陳勝的面。直到有一次陳勝外出時,他才在路邊攔下了陳勝。那麼這個老鄉見了陳勝之後,卻因為一些小事被陳勝殺了。也是從這件事開始,陳勝開始慢慢的冷落舊部下。這也意識著他不能籠絡人心,導致了他最後的滅亡。

在陳勝分封完職位名號之後,他開始動用兵力去攻打周邊的縣城。而吳廣也深受信任,被派去攻打一個戰略要點滎陽,但是在攻城的過程中卻遇到了敵方強烈的抵抗。

因為滎陽很久都攻不下來,吳廣便和幾個將領聚在一起討論戰鬥的策略。這期間因為吳廣與手下的將領田藏的意見不一致,吳廣被田藏用一個「假王驕,不可與計」的理由殺死了,還把他的首級獻給陳勝,最後的導致這支起義軍全軍覆沒。

按照常理來說,陳勝與吳廣並肩戰鬥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憑藉他們的關係,陳勝知道這件事以後,田藏應該是被要被殺死的。但事實上,陳勝不但沒有責怪田藏,反而封田藏為上將。從這裡可以看出田藏殺害吳廣,或許就是陳勝在背後的指使。吳廣一心一意幫助自己的戰友,沒想到卻落得了這樣一個下場。

從陳勝殺害吳廣這件事,可以看出陳勝稱王之後,變成一個薄情薄義、目光短淺的人。那麼陳勝最後兵敗,被自己的車夫殺害,這樣的結局可以說早已經註定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還被劉邦封風為「隱王」,而真正仁義忠心的吳廣,卻沒有人記得他。這真的有點不公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花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武王滅商時紂王本可不敗,商朝還有十萬大軍,可惜紂王過於自信
此人是天才少年,15歲考入北大,25歲卧軌自殺死前留下9個字

TAG:麻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