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漢壽亭侯的三種解讀,哪個更接近事實?或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關羽漢壽亭侯的三種解讀,哪個更接近事實?或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關羽投降曹操,曹操對關羽甚厚,先是拜其為偏將軍,白馬之戰關羽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後「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這個漢壽亭侯的爵位就伴隨了關羽一生,即使是劉備進位漢中王和稱帝後也未對關羽進行加封和追賜。

由此可見關羽對漢獻帝賜爵的漢壽亭侯還是比較看重的,演義里關羽也時不時自稱「漢壽亭侯關某」,不過對關羽這個漢壽亭侯歷來有不同解讀,簡單點說有三種:漢、壽亭侯,漢壽、亭侯,漢壽亭、侯,那麼這三種解讀,哪個更接近事實?或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我們一一來分析一下。

第一種解讀:漢、壽亭侯

東漢的行政區劃是州、郡(國)、縣、鄉四級,鄉下面還有亭和里,所謂「十里一亭,十亭一鄉」(當然這個有不同說法,有的認為十亭一鄉其實是十里一鄉的誤讀,因為亭和鄉的相差比例並沒有那麼大,不過一個鄉有好幾個亭這是一定的)。

亭侯是列侯的一種(列侯分縣侯、鄉侯、亭侯三種),不僅級別不如縣侯和鄉侯,食邑也相差不少,算是侯爵中比較低的爵位了,也就比沒有食邑之地的關內侯高一點。

認為漢壽亭侯解讀為漢、壽亭侯的說法就是認為關羽是漢朝的壽亭侯,這種解讀無非是要把關羽對漢室的忠心兩者扯上關係,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甚至還出現原本曹操送給關羽的是「壽亭侯」的大印,結果關羽不接受,直到曹操加上一個「漢」字變成漢壽亭侯關羽才欣然接受,這種說法和解讀很勉強,也是站不住腳跟的,原因有二:

首先,只有亭侯和都亭侯的爵位等級(都亭侯也是亭侯的一種),並沒有「壽亭侯」這個級別的爵位;其次,絕無可能在爵位前面加上國號,不要說區區一個亭侯,就是比亭侯高的鄉侯和縣侯也無此待遇。

所以漢、壽亭侯這種解讀是說不通的,無非是要把關羽和漢連在一起以此來說明關羽的忠義而已,但是邏輯上卻是解釋不通的。

第二種解讀:漢壽、亭侯

這種解讀符合傳統的封爵原則,意思就是關羽的食邑之地就是漢壽縣下面的某些亭(這裡多說一句,鄉和亭其實沒有從屬關係,只不過鄉比亭要大不少)。

那麼漢壽縣在哪?漢壽當時屬於荊州武陵郡,武陵郡治所在臨沅,漢壽是武陵治下12個縣之一,那麼關羽漢壽亭侯的食邑之地是否就是荊州武陵郡治下的漢壽縣?這也是目前得到比較多認可的一種說法,然而事實上這種解讀也不盡合理,這是因為:

首先,曹操對關羽的投降是大喜過望,一來就是偏將軍(200年官渡之戰前偏將軍在曹操軍中是相當高級別的職位了,當時張遼只是中郎將,于禁只是裨將軍,都低於關羽的偏將軍),豪宅珠寶等賞賜更是不在話下,曹操會把遠在荊州並不在自己手中的漢壽縣作為關羽的食邑之地?如此一來關羽的漢壽亭侯豈不是有名無實?曹操正是要極力拉攏關羽的時候,又豈會封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虛的食邑之地給關羽!

其次,《三國志》注釋本集大成之作《三國志集解》(作者是清末民國時學者盧弼)曾提到過:「亭侯之號,不得襲用縣名。」參考曹操時期其麾下眾多亭侯爵位確實沒發現有以縣名為亭侯之號的,比如于禁的益壽亭侯、樂進的廣昌亭侯(此廣昌非現在江西的廣昌縣)、荀彧的萬歲亭侯、龐德的關門亭侯等等莫不如此,如此看來在曹操時期至少是沒有以縣名為亭侯之號的,當然關羽也不會例外。

綜上兩點,所以說漢壽、亭侯這種解讀雖然是主流解讀但也站不住腳。

第三種解讀:漢壽亭、侯

這種解讀就是認為關羽漢壽亭侯是漢壽亭這個地方的一個亭侯,這裡的漢壽不是縣名,而是某個縣有個亭叫漢壽亭,這個是相當有可能的,因為東漢末年有一千多個縣,而亭則有一兩萬個,縣的數量差不多是亭的十幾二十倍,所以亭和縣重名可能性不小,何況不同地方的縣和亭重名這種概率更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山西有個縣叫某某縣,但是在山東可能有某個鄉的名稱就和山西的某個縣名重名。

相比較於漢、壽亭侯和漢壽、亭侯,漢壽亭、侯這種解讀顯然更為合理也更有說服力,只不過無法確定漢壽亭侯這個漢壽亭在哪個州和哪個郡國哪個縣?但是絕不可能在荊州,只能是在曹操可以掌控的勢力範圍之內,以200年官渡之戰前曹操的勢力來看,漢壽亭在豫州、兗州、徐州這三個州下面的郡縣可能性最大。

至於漢壽亭侯的食邑有多少,這個就不好說了,因為亭侯食邑有高有低,少的只有一兩百戶,多的有一兩千戶甚至不在鄉侯之下。

所以,關羽漢壽亭侯的三種解讀中,應該是漢壽亭、侯這個解讀才更接近於事實。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凌統的武力有多強悍?十二虎臣位居前列,程普和周泰都不如他
誰才是蜀漢武力最強第六人?不是魏延,有一人比他還要厲害一點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