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四集8.8高分,這部有色新劇看得我火冒三丈

四集8.8高分,這部有色新劇看得我火冒三丈

文:點點

1989年4月19日晚,美國紐約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強暴案。

不是因為犯罪現場的慘烈程度,也不是因為罪犯有多麼凶神惡煞。

而是因為:案件被錯判,5名平均年齡不到15歲的少年蒙冤坐牢整整13年,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全部被浪費。

處理案件時,警察並未找到能證明孩子們犯罪的直接證據,甚至於少年們擁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命案發生的時間和他們到公園的時間相差整整30分鐘。

但警察仍舊固執忽視這一問題,沒有證據也要製作證據,誓要給少年們定罪。

不為別的,只為他們是黑人。

轉眼,30年過去了。

沒有人知道這群少年過著怎樣的生活,也沒有人知道涉案的不公警察是否受到懲罰。

為再次把這一冤案呈現在大眾面前,給蒙冤的少年們討一個公道,劇集《有色眼鏡》出現在觀眾面前,還原警察審訊時的醜惡嘴臉,給予大眾反思和思考。短短四集,豆瓣評分高達8.8。

先回到犯罪案發生現場。

受害者為白領女精英梅里,被侵犯,且身上有多處毆打傷口。警方猜測:犯罪現場尤為慘烈,因為在這之後梅里完全無法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受害者無法當庭指認兇手。

據警方調查,犯罪案發生時公園裡有一群黑人聚集在一塊。

他們在幹什麼?沒人關心。

只要白人警察原因,就可以用非法聚集的名義將其逮捕,任何證據都不需要。

僅一個鏡頭,就呈現出種族歧視的諷刺社會現狀。

另一邊,是「白領公園襲擊案」引起的憤怒公眾輿論,大眾要求警方,必須在最快的時間找到真兇。

幾乎是瞬間,警察把目光打量到聚集在公園的黑人群體身上。

調查還未真正開始,就已經預料到調查的結局是什麼…

這是一個和種族歧視有關,反思司法制度,詢問大眾「什麼是真正正義」的殘酷故事。從5位黑人少年無辜蒙冤的錯案出發,還原那個黑人白人嚴重對立的時代現狀。

導演花費大量鏡頭,描述警察審訊黑人少年們的場景。

第一步,威逼恐嚇。謊稱其他少年已經招供。第二步,用父母的工作威脅,給少年沉重的心理壓力。第三步,利益誘惑,聲稱只要招供就能從審訊室中出去。

即使沒有證據,也要用盡一切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證據。

和自以為是的警察一樣,周遭報道案件的媒體也是讓人痛恨不已。

連案件現場真正發生了什麼都不清楚,就洋洋洒洒編出長報道,隨口給少年們定罪。

因為是黑人,少年們成為大眾口中十惡不赦的罪犯。明明是代表公正的司法體制,卻無法為黑人少年們討一個真相。

如點點在前文中所言,這個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劇集中,刑滿出獄的黑人少年們走上販毒這條不歸路。不想成為犯罪者,卻被周圍輿論逼迫著成為犯罪者。

所有人都戴著有色眼鏡看他們,不關心真相,只看得見司法的誤判。從而使失去找到正經工作的機會,被迫前往黑色犯罪區域。

往淺了說,這是導演對於當年錯案的呵斥。往深了說,這是少年們對於司法和世界的報復。

既然已經蒙冤,那我們便直接把冤情坐實。既然世界已經拋棄了我們,那我們便沒必要成為對世界友好的人。

再反觀現實生活。

2002年時,一名兇手投案自首,宣稱自己是1989年「白領公園襲擊案」的兇手。真正兇手出現,冤案平反。怎麼看都應該是一件轟動司法界的事情。

但很好笑,警察和媒體並未覺得內疚,也並未對被誤判的少年們道歉。反倒是堅信:自己是正確的,是正義的。

鏡頭裡的他們自信又坦然。

「正義已經得到伸張了。」

「我們為一名被殘忍侵害的女性伸張了正義。」

言下之意為:只要有「兇手」被懲罰,只要大眾願意相信這一懲罰,那就是正義。兇手是否正確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只要大眾輿論滿意就行。

那麼問題來了。

那些被誤判的少年們應該去哪裡尋找屬於他們的正義?

難道說,僅僅只是因為膚色,少年們就要這麼殘酷被對待嗎?

劇集的回答為:是的。

就好像劇集中檢察官所言:」這不是案件,是政治。」冤案發生的原因從來只有一個,那就是膚色。

這才是《有色眼鏡》最讓人感到憤怒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生活 的精彩文章:

劇情流水賬,改編毀原作,《最好的我們》並不是我們的青春
9.3分神作來襲,視角、拍攝、剪輯、配樂都很完美

TAG:電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