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王翦、廉頗,他們四個誰更厲害?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王翦、廉頗,他們四個誰更厲害?

白起時真正的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李牧、王翦和廉頗、儘管他們都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但是,就當是他們的個人成就來說,白起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若是四大名將也分為一流和二流的話。那麼白起絕對數得上,一流的名將。

所以,白起肯定是可以算得上四大名將之首的。

一個名將,有沒有成就,當然是和他們的戰績有關係的。

白起的戰績,在秦國是每一個人有目共睹的。可以說商鞅在軍事上的變法,都是白起在戰場上給他具體化的人。

秦國有虎狼之城的名號,也是在白起的帶領下實現的。

白起帶領的秦軍,在當時真的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你看,秦國和魏國之間的幾次戰爭,白起把強大的魏國打的又是割地又是賠款,不得已因為懼怕秦國,還把國都從緊鄰秦國的西面,改到了東面。

白起僅長平一戰就幹掉趙國四十多萬人。

楚國更是吃了白起的虧,差點忘了國,要知道當時被白起打的趕緊遷都城的,不僅僅只有魏國,楚國也是其中的一個。

大家最為熟知的,關於白起打的最有名的一場戰役,就是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要知道僅這一戰白起,殺了趙國的人,就多達四十多萬。

在攻城略地和殺人上,說實話沒有人能和白起相提並論。

這麼說吧,整個戰國時期,七個國家因為戰爭死亡的人數,共計190多萬。被白起一人打死的就有110多萬人。

可見,白起殺人的數量有多麼大,他為什麼會有一個「人屠」的外號,就是因為他打仗打的比較多,殺死的人也比較多。

只不過,白起的結局不怎麼樣。因為他沒有聽從秦昭襄王的命令,帶軍去滅趙國。所以他被趙王給刺死了。

不得不說白起作為四大名將死的是很冤枉的。

王翦的機會與李牧的不幸

白起的死,對於王翦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正是因為白起這個超一流的名將被秦王給刺死了,所以,到了後來嬴政統一天下的時候,王翦就成為了最被倚重的一個將領。

也正是因為白起的提前謝幕,給了王翦能邁入到四大名將之列的機會。畢竟,秦始皇嬴政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王翦的功勞是其它人不可替代的。

儘管那時候已經沒有可以和秦國相抗衡的國家了。

但是,當時的趙國和秦國仍然是不可小覷的。

說實話當時若是王翦帶領大軍和趙國、楚國死拼的話,他未必能夠打的贏人家。畢竟趙國的名將是李牧。

李牧這個將軍就能力而言並不比王翦差,他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個名將。但是,李牧吃虧就吃在了他遇到了一個昏庸的主人,也就是趙王。

當王翦帶領的大軍,攻打趙國的時候,王翦使了一個反間計,輕輕鬆鬆就讓趙王把李牧給除去了。

對於趙國來說,李牧就是趙國的長城。

趙王殺了李牧,就是自毀長城。所以,在李牧去世之後,趙國也就被王翦給攻打了下來,趙王被俘虜,趙國滅亡。

王翦智滅楚國

王翦攻打楚國的時候,楚國也是有一個叫項燕的名將,是不可小覷的。

所以,在王翦出軍楚國的時候,他告訴秦王嬴政,若是沒有六十萬大軍,想要把楚國給滅了,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所以,必須給他六十萬大軍,他才敢去打楚國。

一開始嬴政沒有相信王翦,也沒有讓王翦去攻打楚國,而是派了年輕的將領李信,讓李信帶領的二十萬大軍,去攻打楚國去了。

結果李信大敗而歸,嬴政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趕緊去王翦的門上道歉,然後給了他六十萬大軍,讓他去打楚國的。

儘管這樣,王翦也是不敢輕舉妄動,他是在楚國的邊境,麻痹了楚軍將近一年的時間,趁著楚軍撤兵的時候,才發動了突然襲擊,一舉拿下楚國,並且滅掉楚國的。

可以說王翦是一個智勇雙全的這麼一個將領,在不動武力的情況下,能解決的事情,他首先選擇的的是不動武力。

廉頗和李牧沒有遇到良主,限制了他們才能的發揮。

最後我們再說廉頗,廉頗是一名老將,而且他的特長就是善於防守。關於廉頗其他的戰役,我們就不說了。

僅說長平之戰,就能看出廉頗的老道。

要知道長平之戰,一開始打了幾年,廉頗都沒有讓秦國佔到便宜呀。那時候面對紋絲不動的廉頗帶領的趙軍,秦軍幾乎都快絕望了。

在攻不下城池來,他們很有可能就要撤退了。

正是在他們絕望的時候,他們選擇使用了離間計,利用趙王的昏庸,把廉頗給調走,然後換上了並沒有作戰經驗的趙括的。

結果趙括一上來,就讓白起幹掉了趙國四十萬軍隊。這一戰幾乎把趙國的士兵,全部給殺光了。

若是廉頗在任何至於此呀。

所以說趙國的兩個名將,廉頗和李牧,他們之所以沒有能笑到最後,就是因為他們攤上了一個昏庸的主人,愛聽讒言的趙王。

他們兩個的成就終究沒有超過白起和王翦,也是拜趙王所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大明滅亡之後,如果16位皇帝相聚在地府,那麼朱元璋會先抽誰?
敗走麥城之後,若是關羽沒有死,以後會對三國局勢有影響嗎?

TAG:漢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