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古學家論文稱:世界上最早的村莊很亂,暴力頻發,進屋先上房

考古學家論文稱:世界上最早的村莊很亂,暴力頻發,進屋先上房

土耳其恰塔霍裕克(?atalh?yük)遺址持續25年的考古發現,總能給人新的驚喜,這個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定居點,是世界已知最早的城市。最新的證據表明,這座9000年前的城市,因為人多地少,發生過一系列殘酷的鬥爭,這也是恰塔霍裕克墓葬中顱骨缺失的原因。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克拉克·斯賓塞·拉森(Clark Spencer Larsen)表示:「人地矛盾超乎想像,這些居住在恰塔霍裕克的人們,甚至不得不爬牆回家。」該研究結果發表於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從公元前7100年到公元前5950年,隨著恰塔霍裕克人從狩獵採集完全轉變為農業生產、定居生活,大約8000人不得不生活在0.1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其中大部分還要用於農業生產,所以供人們居住的地方極小。

為了節省用地面積,房屋被建成棋盤狀,一家挨著一家,並不斷加高。那些不臨街的人想要回家,不得不先從樓梯爬上房頂,再從房頂回到家中。人口壓力帶來的生活壓力,使人們不得不為爭地大打出手。

通過分析25年間考古發掘所挖出的742俱人類遺骸,研究人員發現,越是接近城市發展的鼎盛時期,墓葬遺骸中骨骼的受損越嚴重,數量也越多,這表明人口激增導致的暴力事件越頻繁。

在這些破損的骨骼中,很多頭骨都不復存在,可見的95個頭骨中,有24個都有石球砸擊腦後的痕迹,傷痕與遺址周圍發現的石球相吻合。受傷者大多是女性,其中不少人頭骨不止遭受過一次重擊。

拉森認為,在恰塔霍裕克,比互相傷害更可怕的是疾病,蛀牙、細菌感染、骨骼變形等也折磨著這座城市的人們。

從對恰塔霍裕克定居點人類牙齒和骨骼的分析可知,糞便、垃圾的隨處傾倒造成將近1/3的人類骨骼出現了細菌感染;大量澱粉、穀物食物的攝入,使得13%的女性和10%的男性都有嚴重的蛀牙。

對腿部股骨、脛骨、腓骨的測量,拉森發現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聚居點附近的可用資源逐漸減少,人們不得不到更遠的地方耕種,腿關節、踝關節也隨之出現了問題。人地矛盾帶來的各種衝突,在恰塔霍裕克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變得尖銳,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最終在公元前5950年左右,恰塔霍裕克被廢棄。

拉森說:「這可能是人們第一次面對和處理城市發展帶來的問題,而這也為現代城市發展提供了前車之鑒。」

你對世界上最早的村莊混亂的環境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贊、轉發,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設立「考拉水吧」,專門為考拉補水,卻被其他動物霸佔
青黴素簡史:沒洗的培養皿、四處飄散的孢子、三個人的舞會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