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帥出地球」的中國最帥科學家刷屏,因為一張64年前的學籍照……

「帥出地球」的中國最帥科學家刷屏,因為一張64年前的學籍照……

文章來源於北洋之家有溫度更有態度

文/北洋君

近日,北京石油學院

一張64年前的

學籍註冊照引得無數人瘋傳。

劍眉星目,俊朗軒昂。

再來感受下,

他左右臉不一樣的神奇魔力。

隨著照片持續刷屏,

無數網友開始為他長得像誰爭執不休,

有人說像吳彥祖,有人說像鹿晗,

有人說像年輕時的梁朝偉……

可事實上,他不是明星,

而是一位為中國奉獻50年的科學家:

王德民院士!

此前知乎有個問題:

中國有沒有一提起來,

就讓人窒息的美少男?

底下的回答就是王德民。

有人說:

只一張圖就讓人瞬間明白什麼是「氣質」。

網友不僅感慨萬千:

「王院士年輕的時候,

秒殺一切電影明星啊!」

一代學霸男神王德民

帥出地球、帥到宇宙!

國際小行星中心,

將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

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再來看看王德民此前獲得的榮譽: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石油工業著名專家」、

「國家級獎項6項,省部級獎24項」……

如此非凡成就,爆表顏值,

詮釋了什麼叫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今天,我們就來講述,

王德民院士的卓越功績,

和鮮為人知的不凡一生!

NO.1

明明可以靠顏值

他卻選擇靠才華

王德民的人生,

開始於一段美好的異國戀情。

1924年,他的父親王世貴,

前往美國紐約學醫,

在這裡和一位從瑞士來的姑娘相識相戀,

婚後,姑娘隨

王世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王德民的父母

王世貴給妻子取了一個

好聽的中國名字

文安清。

感受下家庭強大基因

王德民的父親本來是

唐山工程學院的校醫,

1933年年初,日寇佔領遷安,

很快唐山淪陷,學院也隨即停課,

不得己,父母到當時英國人控制的

開灤煤礦找了一份工作。

王德民就像一個天使

降落在這個知識分子家庭。

他的童年是在唐山開灤煤礦度過的,

儘管沒有太多的顛沛流離,

然而,他的童年裡記憶深處,

卻是常常掠過頭頂的日本飛機。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6年,9歲的他隨父母一起,

離開了唐山,

遷居到北京生活。

王德民的面龐如雕刻般五官分明,

清秀中帶著俊美,

一雙鳳目深邃,

兩道劍眉凌厲。

可是,如此俊美的「混血兒」,

幼年卻有他的「煩惱」。

那個年代,跨國婚姻是件稀罕事,

也很難被認同,

國人更將西方面孔視為「另類」,

混血的王德民,高鼻樑深眼窩,

常被認為是外國人,

大家都躲著他,沒人願意和他玩。

尤其因為平時家裡人用英文交流。

王德民會說一口流利英語,

可中文卻不太好。

小學時他幾乎不識漢字,

那些複雜的書寫筆畫,

在他看來像是天書。

老師聽不懂他說什麼,

他也聽不懂周圍人在講什麼。

可小小少年,倔強是深到了骨子裡的。

他一筆一划,

硬生生記下每個漢字的形狀,

每次考試,

都是憑著記憶中漢字形狀來答題。

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辛苦,

卻也讓他的成績日漸優異,

走上學霸之路的大門,

就這樣被他推開了。

當人們都以為他會被

清華、北大錄取時,

命運往往不會按照人們預想的軌跡發展,

他最後被第五志願錄取,

走進了中國石油大學。

對於18歲的王德民來說,

他的想法非常的簡單,

只要能學知識學文化,

將來為新中國貢獻,

他都好好學好好乾!

步入並不熟悉的石油專業,

王德民也照樣開掛,

5年里門門功課都是滿分,

入一行就要愛一行,

天資聰穎,又俊朗帥氣的他,

被很多女孩暗暗喜歡著,

可是,他不近人情的兩條戀愛標準,

卻嚇退了不少女生們。

他說:「第一,

他不能抽出時間帶對方逛公園;

第二,

對方不能妨礙他看書。」

滿懷都是對祖國「貧油論」的憂心忡忡。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

石油資源非常匱乏。

外國專家論斷:

「中國是陸相沉積的地質構造,

不會有大油田」,

一頂「貧油」帽子扣在了中國人民的頭上,

也緊緊地揪著王德民的心。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要想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

首先要大力發展石油工業。

身為石油工程專業的大學生,

王德民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

臨近畢業時,

從祖國的東北傳來了激動人心的喜訊:

在大慶發現了特大油田!

當時考慮到他成績優異,

學校有意將他留校,

甚至還分給他住房。

這時的王德民已暗下決心:

一定要到大慶去,

為祖國的石油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他說:「作為一名石油專業的大學生,

不到石油會戰前線、

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就無法實現自身的價值,

報效祖國就是一句空話!」

就這樣,

王德民帶著一腔熱情來到了大慶,

他說:「是石油選擇了我,

不是我選擇了石油事業。」

然而就是這個選擇,

改變了中國的石油時代。

NO.2

世界性的棘手難題

被24歲的王德民解決了!

本以為去科研單位一展身手,

解決石油開採問題時,

卻被分到基層試井測試隊成了普通工人。

但這並沒有打擊他的信心,

他明白,只有深入全面地

做好一線工人工作

將來才有可能有針對性地做好科研!

他干起勞動強度最大最艱苦的工作,

天天和工人抬絞車,

一天要測十幾口井,

井距500多米絞車100多公斤,

所有下井的儀器要全靠人力用絞車搖上來。

夏天還好,冬季下儀器,

最冷時達零下40度,

要脫了棉襖給井口保溫,

還要用身體抱著冰凍的防噴管,

北風一吹刺骨冷,

人根本邁不開步、彎不了胳膊,

王德民得了關節炎,

經常夜裡疼得翻不了身。

工作辛苦,住的也很差,

他住在牛棚,

夏天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

冬天一卷破棉被裹身,

就這麼一天天熬過來。

他發現「試井」大多運用國外的「赫諾法」,

可由於資料不準,

與大慶的實際不符,誤差極大。

王德民想:祖國發現大油田,

抱了個「金娃娃」,

卻因為資料不準而影響開採,

這是我們技術人員的恥辱,

外國有外國的方法,

我們就不能有自己的方法嗎?

於是他開始探索新方法,

為此廢寢忘食、焚膏繼晷。

那段時間白天他和工人們抬絞車,

還要開荒種地挖野菜,

到了晚上就鑽研資料,

他沒休過一個節假日,

在深夜一點前沒睡過覺,

頭髮三個月沒理過一次,

生了虱子都不上梳洗。

年紀輕輕的他,

經常腳底發飄,

同事們勸他多注意休息,

可一想到大油田,他就什麼都忘記了。

人民網微博刊出王德民上世紀60年代與鑽井工人在井場勞動的老照片

就這樣廢寢忘食連續奮戰100多天,

1961年,

他終於推導出符合大慶油田實情的

油井壓力計算公式,是為「松遼法」,

實踐證明,「松遼法」比「赫諾法」精確兩倍,

不光填補了國內空白,

更造成了世界轟動!

這一新成果,

讓來參觀的外國專家十分讚賞羨慕,

因為在任何油田,

都見不到如此準確完備的資料,

更令外國人驚嘆的是,

解決了這一棘手難題的王德民,

當時才只有24歲!

中國從此石油基本自給了。

王德民當場熱淚盈眶,

所有受過的苦累委屈全都煙消雲散。

但突如其來文化大革命,

他沒能躲過。

他被下放到井下作業隊,

白天工作晚上挨批,

妻子也因此精神備受打擊,

儘管如此,他仍在逆境中從事研究。

王德民交給全中國人的答卷,

是20多項科研成果。

他更完成了,

「大慶油田5000萬噸原油產量,

穩產十年採油工藝規劃」,

當時世界平均採油率為33%,

而大慶油田採油率已達40%以上,

別人都認為做得很好了,

可王德民卻問:

「那剩下的將近60%的油,

怎麼才能更多地采出呢?」

如何將地下的原油采上來更多?

成為他嘔心瀝血鑽研的目標。

「採油就好像洗衣服,

用冷水洗是洗不凈的,

要想洗得更乾淨,

只好用化學的辦法。」

「如果衣服洗不幹凈,

就要加洗滌劑。」

王德民開始研究又一個世界性難題:

三次採油。

當時在國際這是一項世界冷門的技術,

美國在80年代否定了這個技術。

尤其大慶石油含蠟多,

遇冷很容易凝固,

三次採油難上加難。

曾有外國專家說,

只有把大慶油田搬到赤道上,

三次採油才有可能成功。

質疑聲重重,

可王德民迎難而上,

他拼了這名聲不要,

也要取出更多的油。

NO.3

一億奇蹟的創造者

美國人沒做到的

中國人做到了!

經過多次失敗失敗再失敗,

終於在1996年,

王德民研發出聚合物驅油技術,

為大慶油田增加五六百萬噸的產量。

因為成績矚目,

很多西方國家都想高薪聘請王德民,

但他都果斷拒絕:

「祖國,是我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憑聚合物驅油技術,

創造了最高採收率逼近70%的「世界奇蹟」。

當時,世界平均石油採收率是30%,

美國等發達國家也僅僅是45%,

王德民,就是這個奇蹟的創造人!

美國人沒有做到的,

中國人做到了!

從技術員到工程師,

再到總工程師,

始終未變的是他身上從不服輸,

從不放鬆的拼勁和

一顆燃燒自己的愛國之心。

將一個風度翩翩的帥小伙,

也熬白了頭髮,

歲月在他臉上留下無情痕迹,

每一道皺紋,都是為祖國的殫精竭慮。

2016年4月,

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批准,

國際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

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

以肯定他對大慶油田持續

高產穩產做出的傑出貢獻。

「王德民星」命名儀式上的王德民

如今,已經82歲的他,

仍保持著30歲的旺盛精力,

作為東北石油大學的特聘教授,

王德民將黑髮梳得齊整鋥亮,

穿一套得體的衣服,

經常在黑板前一講就是一上午。

王德民老先生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

他說:「沒有好身體,

我還有那麼多的科研項目怎麼辦?」

在這種緊迫感的驅使下,

他以對待科學的嚴謹來對待自己的生活:

不坐電梯,

每天步行上十幾層樓,當作鍛煉時間;

中午飯,營養搭配麵包和水果,

十年如一日;

聽說少量喝酒有益健康,

每天喝兩盅酒,不多也不少……

國際石油界的知名專家,

仍有很多國外公司想高薪請他去工作。

他卻說:「和國外比,

我的工資不算高但足夠我用。

世上有哪個地方有條件,

讓我組織幾萬技術人員向大自然進軍?

有哪個老闆能給我這麼廣闊的天地,

去施展自己的才幹?只有中國。」

認真工作的時候,最有氣質

「雖然我年事已高,

但在未來的日子裡,

仍將心系石油、立足油田,

堅持不懈地獻身祖國石油事業,

勇攀石油科技高峰。」

王老認為:「大慶油田的路,

還遠著呢,越是往前走,

越能發現更值得研究的大問題。

建設『百年油田』,人人有責任。」

從青澀少年到耄耋之年,

王德民將一生奉獻給了中國的石油事業,

如今,網友把他比作學霸版吳彥祖,其實科學家與明星並無可比性

看他照片,驚為天人,

再看事迹,欽佩不已!

俊俏容顏是父母給的,

傑出的成就卻是

一步一步實打實走出來的,

是千辛萬苦拼出來的!

50年如一日,

他對生活充滿熱情,

為事業窮盡一生,

於國家,他是不畏艱辛的石油開拓者;

於後輩,他更是

嚴謹治學的學界楷模。

有很多人為王德民院士鳴不平:

王老默默無聞為中國石油奮鬥了半個世紀,

做出了卓越貢獻,

卻因為一張年輕時的學籍照片

才為我們所知,

而一些明星,

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北洋君想說,

其實不管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

科學家和明星都沒有任何可比性,

科學家的戰場是在實驗室,

他們遠離名利場、遠離聚光燈。

雖然我們認識王院士

可能始於顏值,

但讀了他的人生故事之後,

更被他的才華、他的奉獻,

他孜孜以求、奮鬥不息的愛國之情

所打動、所震撼!

一個重視科學,尊重科學家的

國家和民族才有未來、才有希望!

今天,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推崇科學家,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開始向科學家學習、

以科學家為偶像。

相信,中國會有更多

在科技領域突破的信息不斷刷屏,

中國更會有越來越多的

年輕科學家

像千千萬萬老一輩科學家一樣,

繼承他們的奮鬥精神,

站出來、頂上來,

一步步走到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

文章來源於北洋之家,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物理熱點】來了,5G!
老師顏值很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今天我酸了……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