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宗教,讓環境大變樣

宗教,讓環境大變樣

宗教信仰與地理環境有關係嗎?是的。傳統觀點認為是地理環境為宗教提供了幾乎所有的想像和崇拜的素材,在炎熱的印度,人們在疲懶的狀態下更容易靜心思考,於是產生了喜歡冥想的佛教和印度教;在中亞沙漠地區的耶路撒冷,讓人們在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無力改變的時候更容易寄希望於神袛,於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應運而生。而且,專家們都認為,相同或者相似的地理環境更容易接受同一種宗教信仰的理論,以伊斯蘭教為例,它主要分布在北緯10度到北緯50度這條狹長的地帶,其中就有我國的新疆地區。在伊斯蘭教紮根之前,新疆曾經是佛教的天下,但是那裡的地理環境與中亞地區更為相似,結果那裡的人們逐漸認同了同樣來自沙漠地區的伊斯蘭教。

而新的研究發現,宗教信仰也同樣改變了一個地方的地理風貌。基

督教讓城市興起

在宗教產生的早期,大自然一直是宗教企圖「示好」的最主要的對象,風雨雷電、山川河流等等自然地理現象統統賦予了神格,印度教和佛教都認為洪水、暴雨以及乾旱等這些災害是天經地義的,是因為人間有人創下了禍事或者造了冤孽,是上天的懲罰,只能聽之任之,人們不能做出任何改變自然的舉措,因為那不僅無濟於事,還有可能因得罪大自然而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

而基督教則不一樣,它認為宇宙間唯一的真神是耶和華,自然萬物都是耶和華為人類創造出來的,是為人類服務的。因此,改造地理環境、使人類生活更舒適,是上帝賦予人類的計劃之一。相對於印度教和佛教那種勇於承受「懲罰」的心態不同,基督徒在信仰的指引下,主動採取措施努力減少災害的損失,這種傳統延續到現在,就成了西方世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驅動力。

正是在這種驅動力的引導下,中世紀的歐洲開始了大規模的城鎮建設,宗教團體也紛紛加入其中,他們是森林砍伐和新農區建設的主力軍,按照基督教的教義,他們相信只要崇拜神,承認神對大自然的所有權,那麼基督徒就有作為神的僱農,利用自然的神聖權利。因此在中世紀歐洲進行土地開發也不完全是迫於生存的壓力,很大程度上是踐行教義的同時改善生存需要。

而且,基督教改變地理環境的最大興趣點在於建設城市,關於天堂的描述就是有富麗堂皇的教堂,而不同於伊斯蘭教的「天國」里是水、乳、酒、蜜四條河流的嚮往。基督教鼓勵人們對地理環境進行大改造,城市無疑比鄉村改造的力度更大。

城市化建設讓歐洲更加活躍,不僅是世界上最早開始萌發資本主義萌芽,也在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時代有一番作為。

佛教讓綠樹成蔭

與基督教鼓勵信徒砍伐森林建設城市不同,佛教出於對自然的敬畏,強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並與其處於和諧的一體中,因此,佛教徒提倡的不是改造自然,而是保護自然。在西藏,藏傳佛教對周圍的山水都很崇拜,許多被封為神山、聖湖,他們認為神山和聖湖不可得罪(當然更不能觸碰)。我國有句俗話叫「天下名山僧佔多」,一些以自然風光取勝的山川都成了宗教聖地,如我國四大佛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華山。

山能得到佛教徒的青眼,是因為他們認為神袛居住的地方一定是被賦予了神聖性的一面,而且普通人難以到達,山川河流風景秀麗人煙罕至,正是人類接近神的一條途徑,而其中的一草一木都有靈性,也許經過幾百上千年可以幻化作精靈也未可知。於是,我國有了九華山、五台山等佛教名山,印度有了久負盛名的恆河,這些名山大河都成了佛教徒眼中的聖地,而在西域和南亞地區,還有許多山洞、岩穴都成了得道高僧修行的場所。

佛教信徒不僅保護已有的自然環境,還喜歡建造更多的自然景觀,尤其喜歡植樹造林,以我國的佛寺為例,每一座寺廟都有自己的園林。佛教認為樹木是有靈性的精靈,種植樹木是行善積德,是修行的一部分,同時樹木也在寺廟的環境熏陶下增長靈識。

公元11世紀,佛教進入我國雲南傣族地區,許多佛經故事中常常描繪出一種綠樹環繞、花繁似錦、潔凈清爽、人物和諧的佛國世界,這對傣族村寨的建設影響最大,它讓傣族村寨建成了綠樹掩映的園林。在傣族文化中,很多植物被視為佛樹,有尤其是大青樹,在傣家被視為神樹,不僅不能砍伐,就連落在地上的枯枝亦不能拾走。如此一來,種植大青樹被視作一種善舉,因為它樹冠長開之後很大,可以供行人休息納涼,所以誰種了大青樹就可以受佛祖庇佑,村寨的路口、中心、佛寺旁必有大青樹群出現,是村寨的守護神。

在佛教思想的長期熏陶下,傣族形成了「林、水、田、糧、人」的尊卑排序,他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倘若有人不能遵守這個排序或是沒有把自己的家建造成綠樹環繞的形態,那麼這是對他自己道德和能力的否定,為整個村落所排斥。

宗教雖然只是一種文化或者思想,但是卻能影響所到之處的地理面貌,讓自然環境大變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憤怒中的大腦
金字塔其實是白色的

TAG:大科技雜誌社 |